【本報訊】保皇黨、功能組別護航,令發展局順利降低舊樓強制拍賣門檻。一班舊樓小業主惟有自求多福,昨宣佈成立「強制樓宇拍賣苦主大聯盟」,準備4月1日新例生效後緊盯強拍情況,並繼續爭取政府設立強制性法定調解機制、要求在重建計劃中設立樓換樓、舖換舖等補償方法,維護小業主權益。
要求修改主體法例
大聯盟成員、灣仔前金國大廈苦業主王志森表示,除了跟進政府為小業主設立調解、提供法律及專業支援等機制外,還會研究外國的重建經驗,要求政府修改主體法例。銅鑼灣希雲街地舖業主冼先生表示,日本、台灣的強拍門檻低於香港,但外地的重建工作充份讓舊區居民擁有業權參與,可以樓換樓、舖換舖等方式繼續在原有社區生活。
堅道芬芳大廈小業主陸偉亮醫生表示,他早年在外國生活,當地政府若因基建收樓,除了政府派出測量師估價,業主還可自聘測量師就物業估價跟政府談判,但費用由公帑支付,以保障小業主,香港卻沒這些保障。
此外,冼先生極不滿立法會就強拍公告表決當日,功能組別議員鮮有討論,只做舉手機器,「當晚10點半投票,功能組別議員10點3先返入議事堂舉手,好似人大開會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