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還有30多天就開幕了,當局在加強保安的同時,也加強了對上訪人士的監控、管制,令人擔心在奧運恐懼症、國慶恐懼症之後,會不會再爆發世博恐懼症?
前年的北京奧運,去年的中共建政60周年慶典,對當局來說本應是喜氣洋洋的盛事,但由於防民眾甚於防恐怖分子,從網絡言論的管制,到現場對民眾的管制,都草木皆兵、變本加厲,結果,建政慶典的焦點淪為中共高層的權鬥,京奧未帶旺旅遊業,反而令國內外遊客怯步。
採京奧模式恐弄巧反拙
今年的上海世博會,當局在保安及對境外傳媒開放等問題上,都比照北京奧運的模式,本意應是在嚴格保安及對外開放兩方面取得平衡,但世博會本來較少政治色彩,如果照搬京奧對民間示威、抗議的管制,恐怕只會弄巧成拙,令各國遊客未感受到當局開放的誠意,先感受到當局的恐懼。
世博會自然不需要如京奧般設個遠離會場、沒人光顧的示威區,但是,既然有各國貴賓到來,自然就有訪民尋找機會向他們發聲,吸引海外輿論關注,自然就有境外傳媒在關注上海的建設成就之餘,也去關注當地弱勢社群的生活。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對世博安全不構成威脅、對上海的形象不構成醜化,只是真實反映社會的不同層面,如果當局刻意管制,甚至採用違法的行政手段橫加阻撓,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因此,能否容許訪民自由發聲,能否容許傳媒自由採訪,能否容許維權人士馮正虎、鄭恩寵等自由活動,將是衡量上海世博會開放程度的重要標杆。一個對異見聲音採寬容態度的上海,一個尊重傳媒自由採訪權的上海,帶給上海的長遠利益只會超出世博會可以量化的旅遊收入。
如果上海世博恐懼症爆發,可以相信內地明年會有黨慶90周年恐懼症、後年會有十八大恐懼症,中共當局將年復一年、年甚一年地陷入節慶恐懼症之中,成為流傳世界和後世的笑話。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