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欠動力內銀成焦點融資相繼落實 不明朗因素漸減

港股欠動力內銀成焦點
融資相繼落實 不明朗因素漸減

【本報訊】因復活節長假期,港股本周僅4個交易日,加上明日期指結算,料投資者態度趨觀望,恒指很大機會續在50天(20724點)及100天(21372點)移動平均線間拉鋸,難有突破動力。但近期備受增資問題困擾的內銀股,隨各行融資計劃相繼落實,不明朗因素逐漸消除,有望成後市焦點。
記者:李嘉麟

主要藍籌的美國預託證券(ADR)上周五個別發展,並預示港股今日輕微低開約40點,其中滙控(005)跌逾1%,拖低指數大約33點,但內銀股ADR相對硬淨,工行(1398)及建行(939)ADR較本港收市價均微升。分析員相信,各內銀股先後表態,透過集資增強資本,可望步招行後塵擺脫頹勢,走勢將漸露曙光。

券商料大市受制21400點

招行(3968)早於去年8月,公佈透過供股集資增加資本,是最早公佈集資計劃的內銀股,今日是該行申請認購交表及付款的最後限期。自招行公佈供股計劃後,至上周五累積升幅逾兩成,大幅跑贏其他內銀股,工行及中行(3988)同期升幅僅6.14%及3.64%,建行(939)則無升跌。上月23日通過供股方案的交行(3328),過去1個多月升幅亦達8%。
工行及中行上周公佈業績同時,亦透露透過發行A股可換股債券及H股新股集資,料建行短期亦交代集資事宜,有助消除內銀股的不明朗因素,支持該類股份追落後。

長假臨 散戶多離場觀望

泓福資產管理研究部主管鄧聲興表示,大市月初至今處於20700點至21400點的橫行區內,相信長假期前難破悶局,惟估計大市整固後向上突破的機會較高,近期表現低迷的內銀股有望追上,支撐大市。滙業財經證券部主管熊麗萍稱,恒指上周五重上21000點水平,似乎與期指結算及季結因素挾倉有關,不排除大戶未來數天再挾高大市,預期幅度有限,料短期受制21400點。
長假期臨近,散戶傾向離場觀望,入市意欲下降。蘋果散戶調查顯示,看好後市的散戶指標上周錄得18.54,較前周的21.08略低;有意入市者的比例亦由前周的3.49%減至2.70%;有貨在手的散戶比例則由前周的49.11%減至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