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錢回鄉養長子 寧捨公屋安樂窩為30元紙皮老夫婦瞓街

寄錢回鄉養長子 寧捨公屋安樂窩
為30元紙皮老夫婦瞓街

【記者林熊、徐雲庭報道】為了守護每日拾荒回來約值30元的紙皮雜物,以寄錢接濟鄉間長子,大埔一對年老夫婦,竟然捨棄公屋單位不睡,甘願長期露宿街頭。他們以天橋底為「大本營」,將拾荒回來的雜物分類後再推去變賣;老婦說:「家好多人執紙皮,如果唔係24小時睇住,好易被偷呀。」
該對非常老夫婦的大本營,位於在大埔翠屏花園與大埔中心巴士總站中間天橋底下的休憩處,他們長期佔着一張長凳,輪流在長凳上睡覺。長凳四周堆滿了各樣雜物,除了紙皮、報紙、膠袋、汽水罐外,還有舊衣物等;途人多以為他們是無家可歸的露宿者,不少街坊甚至買來飯盒給他們充飢。天氣寒冷時,還有熱心人送來舊衣物給他們禦寒。
瞓街老夫婦分別是76歲李伯及68歲姓陳妻子。據他們表示,拾荒及露宿街頭是為了賺多點錢寄給鄉間的長子,原來長子十多年前到港定居後,因不願做些受人白眼的苦力工作,而返鄉生活要父母接濟。

清晨時分,李氏夫婦趕在食環署職員開工時分類雜物,以免被控阻街。

李妻下午在大埔中心一帶轉了兩個多小時,終滿載而歸。

長子為尊嚴返內地

李伯透露,30年前返廣東惠陽鄉下娶妻;97年香港回歸後,妻子才帶着現年已28歲及26歲的兒子來港團聚。長子沒有學歷,為了「尊嚴」而回鄉;幼子以前幫人做翻版影碟,後因工場被警方掃蕩,從此也常處半失業狀況,近年幼子更搬出獨自過活。
據李氏夫婦表示,十年前他們原在粉嶺華明邨一酒樓做雜工,包食包住,兩人月入約一萬多元,後因年老體弱而被裁員,失業後兩人先在粉嶺露宿。幾年前在社署安排下,兩人入住大埔的廣福邨公屋單位,後因輪椅使用通道問題與房署職員及鄰居發生爭執;兩年前社署再調遷到大元邨泰民樓一個兩人單位。
左腳有傷患不良於行的李伯透露,自夫婦失業後就靠綜援過活,包括其傷殘津貼,兩人每月約有4,000元綜援;為了幫補開支及接濟鄉間長子的生活,他們惟四出拾荒,每日執紙皮賣約30元來幫補。據大埔回收廢紙皮的店舖東主表示,回收價每月有上有落,目前大埔區的廢紙皮回收價,每公斤約1至1.1元。
李妻表示,過去年半,他們不回公屋睡覺原因是大本營屬公眾地方,若食環署人員巡邏發現有雜物堆積就會檢控及派人清理。另外很多拾荒的人士亦會趁沒有人看管,偷走其辛苦執回來的「寶貝」。

夫婦中午在拾荒「大本營」開餐。
徐雲庭攝

街頭通宵整理雜物

「呢兩年好多人出嚟執嘢,響大埔中心一帶有20幾人,好多人仲好後生,有啲仲係30幾40歲。」李妻說:「你返屋企瞓覺,第二日啲嘢就會俾人偷晒。」
為了看守自己每日撿拾的寶貝,他們惟有在街頭露宿實行24小時看管。李婦又說:「如果天氣好凍或落大雨,兩個人就會返屋企瞓,平時都係輪流返屋企煮飯同冲凉。」
記者連日觀察發現,每天中午及傍晚,李妻回家煮飯然後帶到大本營與李伯一起進食。李伯因不良於行,平時都在長凳蓋着一張又舊又殘的棉被睡覺,其妻則四出拾荒;深夜及清晨時分,李伯就將拾回來的雜物分類,妻子則在長凳上睡覺。每天早上9時許,李妻就起來用手推車將分類好的物品推去變賣。記者甚至多次發現李氏夫婦通宵達旦在大本營整理雜物,李妻疑因疲累過度,經常在街頭一角抱膝坐地而睡,境況甚為悽酸。
據居住大元邨泰民樓的鄰居蘇先生表示,李氏夫婦以前用手推車搬雜物回單位,單位變成間垃圾屋,令整個樓層經常充斥垃圾的酸餿味。去年房署接到投訴派人上門清理後,雖然李氏已有所收斂,但其屋內仍不時傳出刺鼻的臭味。

拾紙皮夫婦的一天

時間:06:00
夫婦一起整理拾回來的雜物

時間:08:00
食早餐,李妻然後將已分類的廢紙推去變賣

時間:09:00
李伯在長凳上蓋棉被睡覺,間中整理雜物,李妻繼續去拾荒

時間:10:30
李妻買餸回家煮飯,李伯在大本營看守

時間:12:00
李妻將飯餸送到大本營,夫婦一起用午膳

時間:13:00
李妻又外出拾荒,李伯休息或整理雜物

時間:15:00
李妻常因疲倦而在街頭小睡

時間:17:30
李妻回大本營睡覺休息,李伯則整理雜物

時間:18:00
李妻回家煮飯、冲凉及洗衣物

時間:20:00
她將飯餸帶回大本營,與丈夫一起食晚飯

時間:22:30
李伯在長凳上睡覺,李妻繼續四圍去拾荒

時間:24:00
李妻睡長凳,李伯整理雜物;間中兩人一起通宵達旦整理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