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oogle公司不滿中國當局訊息審查制度,上周二將搜尋引擎google.cn(谷歌中國)導向香港站點後,中共宣傳部門嚴禁媒體炒作,但官方《重慶晚報》昨日赫然刊出一篇網絡文章,杜撰神鳥「古鴿」(普通話與「谷歌」諧音)故事,以神話故事方式演繹事件,影射當局。據悉當局已下令調查,報社或面臨整肅。
《重慶晚報》昨在第32版頭條位置,刊出一篇題為〈網絡神獸古鴿遷移記〉的文章,聲稱「古鴿」是一種原生於美國加州的「搜索隱禽(引擎)」,「性格溫順,飛行快速,導航準確,尋物能力強大」,深受民眾歡迎,「為人類文明做出不可磨滅貢獻」。但因不適應氣候變化,特別是天敵「河蟹」、「蚊祚蟹」氾濫,於是南遷。
「往南部港口遷徙」
故事稱,「2010年3月23日後,該鳥類大規模往中國南部沿海一個港口遷徙,從此在中國內地絕迹」;「它沒有像草泥馬一樣頑強生存下來,而是舉族遷徙」;「不少動物愛好者於2010年3月23日晚,前往位於北京鳥關村古鴿園悼念」。
文章表面講神話,但顯然是描述Google事件。「古鴿」即谷歌諧音,對古鴿的特性的描述其實就是谷歌的強大搜尋功能;「氣候」暗指中國當局實行的網絡審查政策;「河蟹」、「蚊祚蟹」即「和諧」、「問責」諧音;3月23日,就是谷歌中國宣佈撤出中國、搬到香港的日子。
故事還指,「犤毒鳥」(即內地搜索網站「百度」諧音)將取代「古鴿」,稱霸神州,迫使內地民眾不得不使用「帶有劇毒、性情兇狠(指百度要信息過濾)的猛禽」。
網民大讚夠膽識
《重慶晚報》文章引起譁然,該報網站及內地各大網站昨晚均刪去該文,但網上留言不斷:「《重慶晚報》夠膽識!」「太有才了,用神話講述事件。」「看薄熙來(重慶市委書記)這下如何向中宣部交代!」「《重慶晚報》恐怕有難了,非遭整肅不可。」
本報昨致電《重慶晚報》編輯部,接電話女士稱,文章是轉載網上的,「那是副刊版,全部都是軟文章,不談政治的。」不過,她坦承已聽到消息,指「上邊有反應,副刊部要寫檢查」,而且「可能會有麻煩」,她又對文章引起讀者誤解表示「對不起」。
內地傳播學者畢研韜指,《重慶晚報》的文章與早前內地網民編造「草泥馬」(普通話粗口諧音)神獸,表達對當局網絡封鎖不滿如出一轍,「事件雖不能代表報社立場,但足以說明,內地媒體從業者對事件存在不同看法,並以巧妙的方式表達出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