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先几:工行集資未雨綢繆 - 黃德几

洞悉先几:工行集資未雨綢繆 - 黃德几

是出爾反爾還是未雨綢繆,實在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工商銀行(1398)上周公佈去年業績,純利1293.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6.4%,集團同時根據一般性授權議案,擬在內地A股市場,發行不超過250億元A股可換股債券,以及在H股市場發行不超過20%的H股股份,融資方案與中國銀行(3988)早前公佈的集資計劃相似。
在千億融資計劃陰霾下,工行股價會否一沉不起呢?筆者的看法是絕對的否定。
無可否認,集團去年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下跌0.7和0.8個百分點,其中資本充足率跌至12.36%,雖然較06年至08年分別高達14.05%、13.09%和13.06%為低,但仍高於內地銀監會要求水平。
工行去年高達1294億元的純利中,用作分紅的派息比率為44.84%,其餘部份均用作補充資本。筆者認為,是次集資的目的,是要為應付未來,內地銀監會對大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實施更嚴謹的要求,以及《巴塞爾協定Ⅱ》修訂作充份準備,即使發行H股集資,亦未必需要全數發行。
集團房地產開發貸款佔總貸款額比重只有7.6%,屬內地國有商業銀行中較低,個人住房貸款佔總貸款比重則為15.3%,受到內地調控房地產市場的負面影響相對較低。

負面影響已反映

此外,高盛集團(GS)所持有工商銀行(1398)3.9%股份,股份禁售期將會在4月28日屆滿。集團董事長姜建清表示,高盛希望與集團保持長期合作,並表達保留大部份持股的意願。
若果從貨幣政策角度分析,內地兩度上調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同時,連續兩次維持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不變,反映政策支持農村社會信貸增長,長線更有助發展農村消費信貸業務。
筆者認為,由於內銀集資計劃執行需時,加上市場早對融資計劃有所預期,以招商銀行(3968)供股計劃為例,落實到進行期間股價更不跌反升。融資計劃負面影響,看來經已提前反映。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