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裔如巴基斯坦、印度、菲律賓等,因語言與文化差異,加上缺乏溝通橋樑,難以尋求社會資源援助。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推行「少數族裔貧困家庭維修暨技術支援計劃」,聘請本地失業技工為60個貧困家庭提供家居維修服務,並教導他們簡單維修技術及用電安全知識,令兩個弱勢社群同時得益。
是項計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約22萬元支持,以領綜援及低收入的少數族裔家庭為支援對象,每戶可獲資助800元材料費進行維修。
聘用六名失業技工
計劃以日薪聘請六名年逾40歲,登記參加該處營辦社會企業的本地失業裝修技工(其中兩名持有電工牌照)負責維修,另僱用同屬少數族裔的阿文負責聯絡工作。
50多歲的阿文是巴基斯坦人,在港生活40多年,能操流利廣東話。他稱,基於種族、文化與語言的差異,少數族裔人士儼然一個小社會,家庭中通常妻子在家照顧子女,丈夫則外出工作謀生,但因教育水平較低,加上語言溝通困難,一般任職保安員及貨車司機等收入微薄的工作,無法兼顧居住環境。
他坦言:「家冇組織全力協助巴基斯坦人,有啲住咗好多年都唔識講同聽廣東話,又唔知有乜嘢社會資源,都係靠同鄉互傳。佢哋又對陌生人好重戒心,唔輕易畀人入屋。」即使是同鄉,他也花了兩、三年時間與他們建立關係。
早前阿文陪同記者探訪同鄉簡先生。簡先生原職保安員,月入9,500元,是他與妻子及五名不足18歲子女的唯一收入來源,惟去年底被解僱後一直失業,一家僅靠三萬多元長期服務金維持生計至今。其居所已有五年沒有翻新,殘破不堪,經同鄉介紹參與計劃,才獲資助重髹天花板及牆壁,並重鋪電線。
居住環境千蒼百孔
當日三名來自社企的裝修技工正在單位施工,包括兩名持牌電工及裝修工人許先生。現年63歲的許先生有50年裝修經驗,三年前因生意不足,如同失業,「我有技術,但係年紀大,冇人肯請,呢個計劃真係我嘅及時雨。呢幾年我見過唔少少數族裔嘅家居環境好惡劣,牆灰剝落,仲冇用電安全意識,一個拖把插晒全屋電,電線又霉爛,好危險。」居所翻新後,簡先生欣喜地說:「好似新屋咁,啲細路都好開心。」
另一同鄉甘太的家居環境更惡劣,房門門鎖脫落,牆壁石屎剝落,電掣懸於半空。惟甘太七口之家,僅靠丈夫任職送貨工人賺取的微薄薪金餬口,已有八、九年未有改善家居環境,現獲資助維修才得以改善家居環境,她感激不已。
有需要人士可致電23266805聯絡職業發展服務處。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