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銀行前線員工近年承受不少壓力,雷曼事件後更成為眾矢之的。有員工表示,部份銀行要求員工的銷售指標,每年遞增10至20%。銀行一方面迫令員工「跑數」,同時缺乏清晰銷售指引,令部份員工誤踩地雷,工會建議銀行加強員工培訓。
成功銷售僅獲超市禮券
成衣業、文職及零售業職工總會總幹事張麗霞表示,現時銀行幾乎全部崗位都要負責銷售產品,若銷售成績未符銀行預期,到評核工作表現時將被大幅扣分,甚至飯碗不保。她不排除部份員工急於做成生意,在銷售過程中可能未有全面披露產品風險,但相信非存心隱瞞,「好多時前線員工自己對產品都係一知半解,因為上司都冇向佢講清楚產品有幾大風險。」
銀行業僱員協會主席李麗貞說,一般情況下,員工只是按照銀行指示銷售產品,不會存心誤導,加上銷售結構性產品,員工所得佣金有限,部份甚至沒有佣金,又或者只獲超市禮券作為獎賞,員工毋須以身試法。
有銀行員工指,雷曼事件後員工承受不少壓力,除了擔心「跑唔足數」,又擔心收到顧客投訴;銷售過程中,顧客最關心是投資回報,「風險講咗,有時佢哋都唔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