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陶傑在《壹週刊》的「坐看雲起時」有關電子廢料在中國處理的情形。這問題實情已經極之嚴重,可是國人所知還是極少。早一兩年,還可以偶然見到幾張電子廢料在廣東一些鄉村堆積如山的照片,證實這方面的污染,可怕之極。近來,不但沒圖片,連報道都罕見,好像這問題已經不存在了一樣。
問題當然還在,而且當然越來越嚴重,外界得不到詳細的資料,不知道實際的情形,唯一的原因,是由於有關方面進行消息封鎖。在一個有效政權控制了所有消息傳播系統的社會中,消息封鎖是政權慣用的拿手好戲。若有人想突破封鎖,使真相白於天下,各種各樣的罪名就會降落在他身上,具體例子太多了,舉不勝舉。近年慣用的罪名之一是「尋釁滋事」,大家也耳熟能詳的了。
或曰:紙包不住火,再怎麼封鎖消息,都不可能永遠不為人知。是的,不可能永遠將消息封鎖,但可以將消息封鎖到什麼程度呢?試舉一例以說明之。
1975年8月8日,河南省駐馬店地區大型水庫板橋水庫垮壩,八億立方米洪水衝出,造成下游十餘座水庫同時崩潰,洪水淹沒三十多個縣市,死亡人數數以萬計。這樣的大事,在有效的消息封鎖下,一直不為人知,直到1999年,《中國大洪水》一書才披露部份災情,稱有兩萬九千人遇難,後來陸續披露的遇難數字有高達二十三萬人者,迄今未有確數。
這樣的大災難,被列為「世界歷史上人為技術錯誤造成的頂尖十大災害」之第一位,第二位是切諾貝爾核子災難,竟能夠封鎖二十多年,可知封鎖力量之強大,到了什麼程度。
不是科幻小說,是發生在中國的事實。欲知詳情,可上網查細節,當可在出一身冷汗之餘,更了解這個國家如今政權的性質,有助增進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