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作家變納粹王牌優先搜畫:維高墮落教授字作孽

平凡作家變納粹王牌
優先搜畫:維高墮落教授字作孽

憑《魔戒》(TheLordoftheRings)系列走紅的美國男星維高摩天臣,繼《AHistoryofViolence》及《黑幕謎情》(EasternPromises)後,在新片《字作孽》(Good)再次挑戰高難度角色,飾演德國大學文學教授的維高,本是一名好好先生,卻因為一個違心的決定,令其一步步墮入道德的深淵。 撰文:戶川淳

維高摩天臣(ViggoMortensen)演出《魔戒》(TheLordoftheRings)系列電影中飾演阿拉岡原來已經是十年前的事,其後他已成功擺脫英雄路線,不斷挑戰高難度題材,剛在香港上映的新片《字作孽》(Good)中,他再次飾演一名平凡的德國大學文學教授,與曾演出《哈利波特》(HarryPorter)系列電影的男星積遜艾錫斯(JasonIssacs)鬥演技。

在腐敗社會中求存

故事講述1930年代的德國,平凡的大學文學教授約翰侯達(維高摩天臣飾)把自己生活的困局,寫成一部關於安樂死的小說,而這書意外地成為納粹政府作為推銷政策的手段,侯達亦因此飛黃騰達,並在黨中得到重要的位置。然而侯達的人生看似越順利,他身邊的人、甚至人生都被捲入無可挽回的漩渦中。
巴西導演文森迪艾莫廉(VicenteAmorim)仍保留了一些風格化的處理,更借鏡貝托魯奇經典政治片《同流者》(TheConformist)及另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匈牙利導演IstvanSzabo的《Mephisto》,一如這兩部影片,都是關於一個人為了在一個腐敗社會中求存,而最終變得腐敗。艾慕尼透過佈景、服裝及燈光等加強這個轉變的效果:「《字作孽》這故事就像以一個人的生活去看整個世界的改變。」

配樂結合猶太主題

值得注意是,電影結束前集中營猶太囚犯所演奏的樂曲,就是馬勒第一交響曲的第三章,這交響曲中有一段明確的猶太主題旋律,於影片中亦以另一首歌曲TheTwoBlueEyes的形式重複出現,這歌是侯達的最後一條道德防線,貫穿了整齣電影,亦是影片中最令人動容之處。
香港現正上映

話你知:25年前試鏡落選

電影《字作孽》改編自C.P.泰萊(CecilPhilipTaylor)的同名作品,1981年改編成舞台劇在倫敦首演,大獲好評後次年於百老匯公演,當年美國評論界亦對此劇讚賞不絕,獲得《紐約時代雜誌》、《紐約時報》等報章好評,更被美國雜誌《國家評論》(NationalReview)選為世紀最佳百大劇作之一。原來25年前維高也曾為該舞台劇試鏡,雖然最終落選,但想不到的是多年後卻讓他當上電影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