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商品推高通脹 又要顧及經濟增長人行朱民:須慎加息

憂商品推高通脹 又要顧及經濟增長
人行朱民:須慎加息

【本報訊】「通脹猛虎」步步逼近,市場更盛傳人民銀行再上調存款準備金,人行副行長朱民直言擔憂商品價格上漲帶來通脹壓力,但貨幣政策正面臨經濟增長與泡沫風險的兩難抉擇,人行將謹慎使用利率工具。
記者:尹燕麗

加息要審慎,何時退市更要三思,身在海外的人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如能確信經濟復蘇,部份刺激措施可逐步淡出,但前提是決策層需要看到確切的迹象或統計,顯示復蘇態勢良好。不過,國務院工作會議昨再強調保持財政和貨幣政策穩定。
朱民參加在港舉行的瑞信亞洲投資論壇時指出,金融危機後,人行除通脹、利率外,擔負起更多重任,如確保銀行穩健增長、配合經濟結構調整等,故在加息問題上會更謹慎,在控制通脹預期的同時,還要確保市場穩定及流動性充足。而全球也在關注中國的政策調整,故人行會繼續觀察國內外市況,再調整貨幣政策。

陶冬估下半年加息3次

朱民坦言,貨幣政策是今年最難、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中國既需要流動性支持經濟增長,又擔憂流動性氾濫鼓吹泡沫。他指出,內地經濟增長及需求強勁,通脹暫時可控,食品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帶來的通脹壓力令人擔憂。
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增長2.7%,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急升5.4%。而國務院將今年CPI目標定為3%。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預計,今年底CPI將高達5.5%,不排除突破的可能。目前人行仍以量化收縮為主,如通過控制貸款額度、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但一旦中央意識到CPI有可能持續超過3%,就會加息,因負利率會導致資產價格「爆發性」增長。他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會加息3次,每次27點子,但「這只是開始,明年會一直加」。
朱民透露,3月份的新增貸款增速放緩,「這是好消息」,因通常銀行都會季末衝規模。同時,3月份貸款結構更加平衡,更多貸款流向中小企業,有利經濟穩定增長。

指人民幣實質滙率續升

由於目前人民幣盯住美元,陶冬認為,美國聯儲局採取的經濟措施也會在中國反映,雖然中國未受金融危機重創,但貨幣政策卻受很大影響。他表示,中國在滙率問題上有打算,只是美國的咄咄逼人令升值難以啟動,相信在下半年中美關係穩定後,人民幣將升值3%至5%。而奧巴馬政府剛通過醫改法案,令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暫可紓緩。
「人民幣的實質滙率已在持續升值,我們應該和可以保持趨勢。」朱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