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保署強迫小巴更換環保車種,但性能不適合本港經營環境。三大綠色小巴集團昨與生產力促進局簽約,合作研發全港首部新技術混能小巴,全電動但以柴油作補充燃料發電,料兩年後在新舊小巴全面加裝使用,每年節省逾10萬元油費,有望降低綠色小巴收費。
每年可省10萬元燃料費
全港第二小巴集團進智公共交通控股公司行政總裁陳文俊稱,十年前應政府要求試用電動小巴,但每次充電一小時才可用一小時。環保署去年又規定換車要歐盟四型,但新車種不宜本港「站站停」、不斷開關車門的環境,導致不斷維修。小巴業遂決定與生產局合作研發一套混能新技術。
生產局總裁馮永業解釋說,市面上混能車以電池驅動,電力不足時就自動轉用燃油引擎驅動,並把引擎轉動產生的電量儲入電池,故可節省燃料三成。該局研發的新技術則是完全電池驅動,輔以小型引擎,當電池耗電至一定程度,小型引擎便自動啟動,製造電能為電池充電,節省燃料可高達五成。陳文俊說,每部混能小巴的改裝費用約30萬元,政府為環保車輛提供的稅務優惠及資助,可望抵銷開支,混能小巴每年可節省一半燃料費,逾10萬元,可用作調低小巴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