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公立醫院抗藥性惡菌問題越來越嚴重。伊利沙伯醫院新生嬰兒病房上月有兩名僅一個月大的嬰兒,感染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據了解,其中一人惡菌入血,另一人出現腦膜炎,幸好兩人現時情況穩定。有傳染病專科醫生表示,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已植根公立醫院,相信是因感染控制措施不足,令嬰兒受感染。
記者:陳沛冰
伊院發言人證實,按該院既定的監察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機制,2月新生嬰兒病房先後發現兩名一個月大的嬰孩,他們的樣本對MRSA呈陽性反應,院方隨即處方抗生素治療。兩名嬰孩目前仍在該院留醫,情況穩定;但發言人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有嬰兒惡菌入血或引致腦膜炎。據了解,爆發MRSA的是伊院C9新生嬰兒病房。
衞生措施現漏洞
發言人指,院方已即時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實行接觸隔離、分區集中處理兩名嬰孩、實施感染控制監察及清潔病房。院方亦已通知家屬有關情況,並提醒員工嚴格執行相關的感染控制措施。院方會繼續密切留意其他嬰孩的情況,自本月起,該病房沒有新增MRSA個案。該院已聯絡衞生防護中心。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已植根公立醫院,沒辦法消除,但可透過防感染控制措施,減少病人感染的機會。他相信今次屬病房爆發,初生嬰兒需密集式人手照顧,多人接觸會增加病人傳播及感染機會,顯示病房感染控制措施出漏洞。院方必須調查原因,如醫護人員有否徹底消毒雙手,病床及儀器有否消毒,探病的父母是否將惡菌傳染給嬰兒等。
死亡率可達兩成
他指,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最嚴重可致命,若入腦可破壞腦組織,導致終身殘障或智障;入血後惡菌可令肝、腎或肺部含膿,病人或需做手術放膿。病徵包括長有膿瘡、膿腫及出現尿道炎等。
資料顯示,公立醫院每年約有800人於醫院內感染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以往研究顯示,死亡率可達兩成,65歲或以上病人死亡率更可達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