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走回頭路 抽10%單位做試點公屋管理維修分拆外判

房委會走回頭路 抽10%單位做試點
公屋管理維修分拆外判

【本報訊】房委會於2000年決定以「一條龍」方式,將屋邨管理及維修保養服務外判給私營公司,措施推行近10年,房委會突然走回頭路,建議抽出10%公屋單位做試點,分拆管理及維修服務。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本周五將就此表決,有房委會成員擔心日後財政負擔加重,有區議員則憂慮分拆服務後影響屋邨維修質素,正游說政府暫緩計劃。 記者:許偉賢

房委會早前向委員建議,在現有外判管理的40萬個公屋單位中,抽出10%約4萬個單位進行試點計劃,由現時物業管理公司一條龍負責管理及維修保養的安排分拆,即物業公司只負責屋邨管理,維修服務則由房屋署負責,認為此舉有助改善目前屋邨維修及管理服務。

擔心服務水平下降

消息指,房委會突然開倒車分拆服務,源於現有不少獲房署認可的管理公司可以承辦的屋邨單位數目已經超標,但這類一條龍外判合約利潤不多,一直未能吸引大機構參與。考慮到日後仍有不少屋邨落成,當局必須物色新分判商參與。據了解,有大型管理公司積極游說房署分拆合約,聲言分拆後願意投標,令房委會面臨壓力。
有區議員卻反對房委會開倒車。黃大仙區議員許錦成早前便去信房委會,撐一條龍服務計劃行之有效,擔心分拆後維修服務水平下降,「一條龍嘅係有問題時可以直接追間管理公司,佢哋卸唔到責。」據了解,不少區議員去信房委會表明不欲成為試點地區,並反游說房委會成員暫緩通過建議。

添房委會財政壓力

房委會成員對此計劃意見紛紜。工聯會黃國健認為現有一條龍服務質素參差,「既然有住戶投訴服務唔好,政府試吓將管理及維修分拆開都未嘗不可。」他認為此試點計劃只佔10%公屋,難以反對。
民主黨李華明希望房委會不要倉促決定,他最擔心分拆計劃後競投的主要是大型管理公司,「呢啲大公司嘅行政費用會比較貴,最驚對房委會帶來財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