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見多怪 - 李純恩

少見多怪 - 李純恩

一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竟然可以在香港引起話題,探討出處,也實在是異數。
前兩天就有北京朋友在網上看了相關的「探討」打電話給我,問:「這到底是香港人中文太差,還是見識少,少見多怪?」弄得我不知如何回答。
這一句話,在北方根本很平常,口頭禪而已,若用來發誓,也沒人當真,只作一時意氣來看,誰會如此大驚小怪?誰會去說這句話是誰先講的?誰會煞有介事說曾有一個老和尚說過,台灣那個王八蛋陳水扁又在幾時也說過,然後還要說劉德華廣告說過。
又不是一句如何有水平的話,小學三年級學生都應該會用了,值得費那麼大的精神嗎?
由此可見,香港媒體的語言是越來越貧乏,除了「大」:大披露、大揭秘、大爆、大控訴──就是「喪」:喪奔、喪買、喪笑、喪蒲──還有「爆」:爆靚、爆大、爆好食──諸如此類。你去街邊報攤看看,一排周刊雜誌的封面上,那一次找不到上述三個字?除此之外,「飛釘」、「爆乳」、「露底」、「唧奶」,這就是香港記者常用詞了。即使港聞版,跳樓必是「品學兼優好學生」,汽車撞死不是「好爸爸」就是「慈母」,天降橫禍,中招的常常是「孝順仔」──如今編輯起題目也像有個套餐,跳樓A餐,撞車B餐,最後不同的,大概是「咖啡」或「茶」。
所以,一句小學三年級水平的造句朗誦出來,才會引起如此「驚艷」。想想,實在令人「神情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