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Google出走中國大陸,退守香港。這間世界最大搜尋器公司決定向極權說不,昨日凌晨發表告別聲明:「我們不能繼續在Google.cn搜索結果上進行自我審查。」北京對Google做法表示憤慨,美國政府則表示尊重Google的決定。內地網民今後仍可透過Google香港網站搜尋資料,但昨日所見,敏感資料如「六四」仍被過濾。國際人權組織形容這是Google漂亮的反擊。
繼伊朗與北韓之後,中國成為另一個沒有Google的國家。Google發表「關於谷歌中國的最新聲明」,表示昨晨起已停止了Google.cn搜索服務上的自我審查。瀏覽Google.cn用戶今後將被轉接至Google.com.hk,提供未經審查的簡體中文搜索結果。
Google形容決定的過程十分艱難:「中國政府在與我們討論的過程中已經十分明確地表示,自我審查是一個不可談判的法律要求。我們十分希望中國政府尊重我們這一決定,儘管我們知道,用戶對Google服務的使用有可能隨時被阻止。」
早在今年1月,Google已經向北京發出挑戰,表示Google受到來自中國、複雜的網絡攻擊:「這些攻擊以及它們所暴露的網絡審查問題,加上去年以來中國進一步限制網絡言論自由,使我們做出結論,我們不能繼續在Google.cn搜索結果上進行自我審查。」
中方對做法表示不滿和憤慨
聲明由Google公司高級副總裁DavidDrummond發出,他表示Google仍會繼續在中國的研發工作,並保留銷售團隊,但須取決於中國大陸用戶能否瀏覽Google.com.hk。Google在內地約有600名僱員,一半是工程人員,一半是銷售人員。有消息稱部份員工將調到香港工作。
上述聲明約於香港時間昨日凌晨3時發出,北京反應也很快,官方新華社昨日清晨5時半發稿,引述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局負責人回應稱:「谷歌(Google)公司違背進入中國市場時作出的書面承諾,停止對搜索服務進行過濾,並就黑客攻擊影射和指摘中國,這是完全錯誤的。我們堅決反對將商業問題政治化,對谷歌公司的無理指摘和做法表示不滿和憤慨。」
美國白宮則表示尊重Google的決定,但對該公司未能與中國達成協議表示失望。Google發表聲明前已知會美國國家安全局,該局發言人MichaelHammer說,他們曾就此議題向中國政府直接表達關注。
Google退守香港,《華爾街日報》引述港府回應稱,港府不會審查互聯網站,完全尊重資訊自由,進入以本港為基地的互聯網站也無限制,包括在內地進入。Google稱,進行遷移的過程中,由於香港伺服器負荷的增加,用戶可能發現搜索速度變慢,或暫時不能瀏覽某些Google頁面。
總部位於紐約的「中國人權」形容這是Google漂亮地把球擊回北京的場區,總幹事SharonHom表示,Google技術上仍留在中國發展,但取消審查的同時,又能測試北京會否侵犯香港特區言論自由的承諾。「人權監察」高級亞洲研究員NicholasBequelin則擔心,中國可能會視Google的新措施為對香港主權的挑戰,或會對香港政府構成壓力,因為港府管治班子都是由北京欽點。
用超連結關鍵字詞逐條封鎖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中央透過港府干預Google的可能性較低:「中央嘅政策只係要封鎖資訊流入大陸,喺香港一向都可以睇六四等敏感資料,呢個唔係Google嘅問題,如果連香港Google都封殺,對香港形象好大影響。」
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莫乃光說,中國政府需很神通廣大才能過濾香港Google搜尋器。萬維網專業人員協會創會主席林永君說,有關單位可透過超連結關鍵字詞逐條逐條封鎖,過濾內地網民使用香港Google的搜索,方法跟過濾色情資訊軟件類似。
進軍及撤出中國事件簿
19/07/2005:從微軟挖走副總裁李開復,宣佈計劃在中國成立研發中心
25/01/2006:與北京達成協議,對「六四」、「天安門」、「法輪功」敏感字詞進行審查後,宣佈推出Google.cn,中文名為谷歌
04/01/2007:跟中移動結盟,在中國提供手機上網服務
27/10/2008:跟微軟和雅虎與人權組織組成「全球網絡倡議」,公開網絡公司行為守則,確保網絡自由和網民私隱權
18/06/2009:被北京批評散播淫穢內容
12/01/2010:指遭中國黑客攻擊,威脅退出中國市場
21/01/2010:美國國務卿希拉莉要求北京調查Google及其他美國高科技公司遭黑客攻擊事件
21/02/2010:美國《紐約時報》指攻擊Google的中國電腦黑客,源頭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和山東藍翔技術學校
昨日:Google宣佈停止在中國提供過濾搜尋,並把搜尋引擎移到香港
資料來源: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