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兩月內再有六七次天文台賴冇儀器測 學者踢爆有方法

沙塵暴兩月內再有六七次
天文台賴冇儀器測 學者踢爆有方法

【本報訊】受到華北地區的沙塵暴影響,本港空氣污染指數前日首次錄得有紀錄以來的「爆標」水平。環境局昨午召開跨部門緊急會議,政府部門間會加強資訊交流及通報,但未能提出具體措施應對日後同類情況。天文台揚言,目前本港沒有預測沙塵來襲的儀器,以中央氣象台推算未來兩個月仍會出現六至七次沙塵天氣,不排除本港短期內再受塵封。
記者:蔡建豪、張文傑、倪清江、白琳

在風向轉吹東南風後,帶走困擾本港一整天的沙塵,能見度略見好轉,但昨午從山頂俯瞰維港,能見度未見比前天改善。昨日的空氣污染情況也見大幅改善,大部份路邊及一般監測站的空氣污染指數,已由前晚頂點的500水平,回落至200以下;預期空氣污染指數今日回復至平日的70至120水平。

《昨日》
本港昨日空氣污染指數回落,但維港仍然一片灰濛濛(圖),西九龍的高樓全部消失;能見度較前日還要差。

《前日》

未考慮設空氣污染警示

應對是次沙塵襲港備受批評的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午出席政府跨部門會議後表示,日後各部門間會加強資訊交流及盡早通報,負責空氣質素的環保署及氣象的天文台,將會加強資訊及資料交流範圍,共同分析有關沙塵趨勢。
兩部門也會善用既有的內地及周邊地區網絡資訊,並透過不同部門,通知有機會受影響的市民。他指本港01年間曾受沙塵暴影響,但當時空氣污染指數只升至109,重申這次是未曾遇過的氣象污染現象。
邱騰華未有具體提出,日後如何改善預測本港受沙塵影響的機制,但認為空氣污染情況,與暴雨及颱風襲港不能相提並論,空氣污染不會影響上班等活動,暫時未有考慮設立空氣污染級別警示。至於政府為何沒有從內地氣象部門取得沙塵暴的資訊,他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一直與內地保持聯絡。

靠衞星圖推斷沙塵走勢

在今次中國華北地區的沙塵暴影響下,日本、南韓及台灣等地區的氣象部門,日前先後做到預報及發出黃沙警告。
不過,香港天文台署理助理台長鄭楚明昨承認,由於一直未有預期受到沙塵暴影響,本港沒有預測沙塵暴儀器,現時是依靠距離地球1,000公里、圍繞地球轉動的衞星,每天發放兩張覆蓋本港及附近範圍的實景圖片,隱約推斷沙塵暴走勢,但圖片有機會受到雲層等因素遮蓋。對於短期內會否再受沙塵影響,天文台台長李本瀅則指每宗案例都有分別,「再帶來沙塵機會唔高。」
不過,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教授李真說,沙塵暴絕對可以及早預警。港府只要參考衞星圖像,再運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天氣模型,就可預測沙塵暴走勢,「即使沙塵暴未到北京,也可以預測會否波及香港。」美國太空總署上周六的衞星圖像顯示,華北的沙塵暴正向香港進發,而且沙塵的厚度極高。她認為港府只依賴本港路邊空氣監測站,未能及早預警沙塵暴及評估其嚴重性。
四名綠色和平代表昨到尖沙嘴海旁,戴口罩抗議環境局捉錯用神,指沙塵暴襲港揭破政府從未認真對待氣候變化真相。

美國太空總署上周六的衞星圖像顯示,華北的沙塵暴正向本港進發。橙色代表最厚的塵土,藍色代表最薄。理大提供圖片

環境局應對沙塵暴措施

‧環保署與天文台加強合作,共同分析沙塵趨勢

‧環保署及天文台將善用與內地及周邊地區網絡,加強相關資訊交流,更早作出通報

‧與食衞局、醫管局、教育局及勞工處等部門聯繫,通知不同界別受影響市民

‧當空氣污染指數達到200或以上的嚴重水平時,發出健康忠告,並建議學校取消運動會等活動

資料來源: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