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作激起選民逆反心理 - 吳志森

小動作激起選民逆反心理 - 吳志森

叫補選也好,叫公投也好,叫起義也好,叫解放也好,如何演繹,悉隨尊便。總之,五月十六日,是全港五區的投票日,香港人將在五個選區的幾百個票站,投下神聖一票,選出屬意的人選,填補辭職的五位立法會議員的空缺。法律規定,若立法會議席出現空缺,特區政府要依法進行補選,要撥出款項,要調撥人手,要進行宣傳,無論是街板的位置,票站的安排,都要做到妥妥貼貼,讓市民投票,這是特區政府無論如何都不能推卸的憲制責任。

特首杯葛投票大笑話

但是,因為阿爺發話了,講話官員的位階越來越高,「違法違憲」、「挑戰《基本法》」的指控越來越嚴重,保皇黨由起初覬覦議席,兩眼發光,口水流得滿地都是,到突然緊急煞停,全面杯葛,使人目瞪口呆。聽阿爺話靠阿爺生存的政黨聞「雞聲」而起舞,今天絕不是頭一遭,見怪不怪。
由曾蔭權帶頭聲言杯葛投票的表態開始,知道這是奉阿爺之命,盡量對補選冷處理的既定政策,這已經是一個天大笑話。補選撥款要由政府向立會申請,為防不測,更放入財政預算內,以求綑綁通過。如果政府認為這次補選真的「違法違憲」,大可不申請撥款,又或任由保皇議員否決,但官員又不敢,怕會引起司法覆核的嚴重後果。於是,補選撥款依法申請,但長官又公開杯葛投票,前後矛盾,讓希望行使公民權利投票的公務員裏外不是人,已經是最大敗筆。
習慣擦鞋減壓的曾特首,不放過任何向阿爺表忠的機會,以求退任後置身國家領導人之列,也就算了。態表過了,繼之而來的補選安排,應該認認真真地執行吧!誰知一些小家子、小心眼、令人討厭的小動作,陸續有來,如蒼蠅一樣嗡嗡叫纏擾不去。

立下違反中立壞先例

立法會議員辭職或逝世,留下空缺需要補選,不是第一次。清走其他議員的宣傳街板讓候選人宣傳,早有慣例,根本不應有任何爭議。但今次主事官員卻態度曖昧,最後變成無可無不可,拆不拆由你。這種因人而變,因事而變,因政治立場而變的做法,打壓公投,冷處理補選的企圖,太明顯太着迹,破壞既定規範,違反行政中立,為公務員系統立下一個極壞的先例。
鄉事派因為政治原因,拒絕借出學校做投票站,更是荒謬可笑。如果這種理由站得住腳,不同背景的辦學團體、非政府組織爭相仿效,而政府又聽之任之,豈非天下大亂?投票站不屬一黨一派,是選民行使公民權利的場所,可以選擇不投票投白票,也可以視投票為公投。長官因政治理由杯葛投票,鄉事派有樣學樣,也因政治理由拒絕借出學校,可見長官帶頭示範,已產生極壞影響。
特區官員縱使認為「五區公投」百般不是,甚至浪費公帑,理應用行政中立的態度盡量配合,妥善完成。但看見主事官員頻繁的小動作,一時一樣的政策,醜陋不堪的表忠,令人討厭的嘴臉,說不定會激起選民的逆反心理,為公投運動升火加溫。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