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遠集團上周五急不及待宣佈退出樓市,背後原來中央發功,發出最後通牒,點名78家非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限時15日制訂退出方案。證券界相信,中央此舉擺明車馬展示壓抑樓價、打擊炒樓的決心,對內房股十分不利。
國資委網站公佈,上周五召開會議,召集央企負責人出席,會上宣佈只准16家央企攻地產,並勒令其餘78家非地產主業的央企退出,並要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並須於15個工作天內制訂有序退出的方案。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指出,央企不僅要履行好經濟責任,還要切實履行好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要自覺執行好國家經濟政策,同時房地產企業負責人,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認真吃透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房地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國資委︰管非主業投資方向
國資委開會完畢後,至今僅中遠集團表態半年內退出,其他則按兵不動。信達國際研究部董事彭偉新指,中央高調下達最後通牒,乃動了真火,要央企知道不可敷衍了事。雖然主攻地產央企減少,長遠有助減少競爭,惟中短期而言,內房股須面對新一輪拋售潮。
內房股為基金持倉重點板塊,一名美資基金經理不諱言,即使中遠退出房地產,目前遠地第一大股東也是同樣有國企背景的國壽(2628),並沒有脫離國資屬性,政策現存很多灰色地帶,「投資者最怕摸黑前進,不排除有基金會先沽內房,待政策明確後始重新部署。」
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表示,央企主業投資不需要國資委批准,非主業投資則要國資委批准;但要獲得批准需要央企說明,為甚麼要做這項非主業投資。
如果投資是有道理,國資委覺得是轉型需要,或是強化主業的需要就會同意。邵寧又指出,即使是非主業投資,國資委只是管方向而已。項目賺不賺錢,有多大風險,由企業自主決策。
官員力挺土地招拍掛制
邵寧指出,地王誕生的直接受益者是地方政府,因為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增加。他更認為,不能因地王而否認土地交易的招拍掛制度,制度本身是好,具有透明度。
此外,於今年1月,海南省叫停商業性開發土地出讓和暫停審批房地產開發項目,兩個暫停臨時政策「好事變壞事」,樓價在新土地供應減少之下,大幅抽升,直至上周五才正式「解禁」。
中港地產股捱沽
-內房股-
‧遠洋地產(3377) 昨收報:6.74元 變幅:-4.13% 沽空比率:25%
‧中國海外(688) 昨收報:16.32元 變幅:-3.77% 沽空比率:20%
‧合景泰富(1813) 昨收報:5.48元 變幅:-3.35% 沽空比率:22%
‧雅居樂(3383) 昨收報:10.12元 變幅:-2.69% 沽空比率:21%
‧華潤置地(1109) 昨收報:16.42元 變幅:-1.68% 沽空比率:15%
-香港地產股-
‧恒隆地產(101) 昨收報:30.35元 變幅:-4.56% 沽空比率:30%
‧信和置業(083) 昨收報:14.54元 變幅:-3.20% 沽空比率:31%
‧新世界發展(017) 昨收報:15.30元 變幅:-2.55% 沽空比率:16%
‧新鴻基地產(016) 昨收報:115.70元 變幅:-2.11% 沽空比率:33%
‧長江實業(001) 昨收報:98.10元 變幅:-1.65% 沽空比率: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