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ds - 鄧達智

Fonds - 鄧達智

顧嘉玲上新城「遊山玩水」聊天,話題可以十分廣泛,英國出生歐洲唸書,做過本科平面設計工作,拍過電影,在英國做過電視劇演員,當過副導演、製片。然後在中環開設玩樂到天明的Drop;有名你叫,小心跌死!蘭桂坊雲咸街之間開了一所餐廳,叫Fonds,就不是香港先河也甚稀有,以為冷門卻一開快十年;賣北歐菜,廚子來自芬蘭,北歐諸國快要頒她一號「榮譽文化市民」。
不要以為我們離開北歐遠,北歐人來華開商清朝以還,過年最熱賣拜年品物「藍罐曲奇」,有名你叫「丹麥」,伴我們渡過一代又一代的童年。IKEA、Nokia、Turbo、北歐傢俬、各式暢銷啤酒、信義會的挪威傳教士、英瑪保曼、麗芙烏曼、嘉寶、ABBA……不似英美文化的洗腦,然而叫用家不自覺地深入民生。
Colette的觀點具反思力:「同樣注重簡約生活細節,寒凉島國日本的食制影響全球,在西方沸沸揚揚多年未止,北歐注重原味飲食思維與功夫,亦應具備相同吸引力。」
記得少年首次坐飛機便是日航,未慣其味,那份「淡」的欣賞是後來的積累。北歐為湖海包圍,其吃魚海鮮,吃泥土內成長根部植物跟大和民族相同。三文魚之外還有繁多蝦、蟹、貝殼類海產。奶油是世上表表者,北國生長的植物需時較長,出品最甜。跟南歐燒、煎、炸有別,金髮藍眼兒較喜歡白烚留原味,他們曉得欣賞粵菜清蒸魚。
顧小姐暢談北歐食事之餘,我們也提出相同觀點:北歐人正視自己及別人身體,光明正大男女老幼親疏一起焗桑拿浴,然後跳入冰冷湖、海水,視為生活最佳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