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空氣污染指數爆燈,一名8歲小學男生懷疑因此氣促不適,需送院治理。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科主任許樹昌表示,該校研究發現空氣污染物濃度每上升10個單位,入院率就會上升2至3%,預計未來兩至三天公立醫院的入院個案將會增加。昨日截至下午5時為止,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共接獲1,415人按動平安鐘,103人需要即時送院。
油尖旺白領生病多
氣促送院的8歲男童姓曾,在新蒲崗聖公會基德小學就讀四年級,昨晨上中文課時突然氣促及呼吸困難,老師把他扶到一旁休息。曾父中午抵達學校,並召救護車將兒子送院,救護員到場用氧氣罩協助男童呼吸。曾父表示,兒子沒有哮喘病,不排除他吸入污染空氣引致氣促。該校校長羅瑞蘭稱,昨日空氣質素極差,為學生身體健康着想,校方已停止體育課及戶外活動。
有身體不適的長者昨日到北區醫院求診,發現急症室大排長龍,有護士透露,求診者多受沙塵暴影響,呼吸道感不適。
許樹昌指出,空氣污染物中的臭氧可直接刺痛眼睛,導致紅腫和流眼水,懸浮粒子則深入氣管,健康人士也可能氣管發炎,痰液分泌增多,阻塞氣管;鼻敏感患者較多噴嚏、鼻水及喉嚨痕;哮喘等長期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或會氣喘,引發呼吸衰竭,並可能致命。
天一醫療機構負責人鄒重?說,昨日呼吸道相關疾病個案上升三成,主要是油尖旺區的白領一族,有成年男子昨日首次哮喘病發,「佢一路以為自己冇哮喘,呢兩日喘晒氣。有啲人平時傷風咳未必會嚟睇,但係空氣差就比較辛苦,先會睇醫生。」他建議病人在家中使用空氣清新機及放濕機,減輕過敏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