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反公投小動作比沙塵暴更討厭 - 盧峯

蘋論:反公投小動作比沙塵暴更討厭 - 盧峯

儘管五區補選公投運動已勢在必行,誰也阻不了,誰也不能叫停。特區政府及建制派政團卻依然千方百計打壓公投運動,卻依然在搞大量無聊的政治小動作抹黑阻撓公投運動,甚至連一些基本的選舉常規、慣例也不惜扭曲拋棄。
前幾天,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先生突然表示政府正考慮改變過往補選的做法,不再要求現任議員拆除宣傳街板讓參與補選的候選人使用。換言之,現時已掛在大街小巷當眼地方的現職議員宣傳板將會留在原地,參加補選公投候選人的宣傳板則可能要靠邊站或甚至找不到合適地方懸掛。
到昨天傳出更荒謬的消息,民建聯兼鄉事派議員張學明透露,有鄉事人士因不滿五區補選公投運動,有意拒絕借出學校作票站,令鄉郊地區選民可能要到較遠的地方投票。
我們不知道特區政府及建制派政團還有甚麼小動作打壓五區補選公投,但連串小動作真正傷害的是香港的選舉制度及政治文化,傷害的是香港的長遠民主及政治發展。
健全的選舉制度、規則及文化是需要長時期累積建立的,是需要不斷實踐執行才有公信力的。不管是選區劃界,投票站安排,拉票的限制,選舉宣傳規則都有必要保持穩定及連貫性,以減少爭拗,讓政黨、候選人有規矩可循,讓監察及執法機關不會無所適從或彈弓手。政府或管理選舉的部門若要修改某些規則或守則,都應當事先作廣泛諮詢再作決定,不能輕率行事,更不能自把自為。在補選前拆走現任議員宣傳板騰空位置讓參選人掛上競選宣傳板是歷來補選的慣常做法,○七年港島區立法會議席補選,政府也要求現任議員清走宣傳板讓參選的陳方安生女士及葉劉淑儀女士等候選人順利在港島不同地區掛上宣傳物品,令選舉順利完成。今次五區補選公投實際上是一次補選,跟○七年的補選無異。既然是這樣,特區政府有甚麼理由突然改變做法,不要求清除原來的宣傳物品呢?這不是在任意改變選舉規範嗎?
從實際需要來看,清除現有議員街板也是必要的。要知道補選不是定期選舉,選民參與的意欲較低,候選人需要更多、更有效的途徑宣傳,以提升選民的投票興趣,以爭取支持。任由現任議員的街板留下既阻礙補選候選人作競選宣傳,也很容易令選民、市民混淆誰是候選人,更可能令選民接收不到與補選相關的訊息。為了辦好今次補選,為了讓市民、選民在清楚了解補選的議題及參選人,特區政府實在沒有理由不按照過往慣例清除街上那些與補選無關的宣傳物料。
至於有鄉事人士表示有意不借出學校或其他公眾設施作票站同樣極不合理。五區補選公投是關乎全港市民的重大事件,是涉及立法會幾個議席誰屬的重要政治過程,管理公共設施如學校、社區中心的團體應該全力配合,盡力支持;不能因為反對某些候選人或選舉議題而自行其是,拒絕配合;否則,選舉將無法順利順暢的進行。更重要的是,這種惡劣先例一開,其他團體、組織便可能有樣學樣。
例如某教會可以因個別政黨參選而拒絕借出學校作票站,某宗親會因某反對個別政團而不肯合作等。到時候整套選舉的安排、程序便會變得非常政治化及混亂,甚至令政府無法找到足夠票站讓選民可以就近投票,直接拉低投票率。
對正在積極發展民主政制的香港來說,這些削弱選舉制度基礎、公平性及中立性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