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股最終報跌,終結了連升多日的勢頭,但美股在大幅上升後只是輕微回吐,並沒有出現恐慌性拋售,後市還是有望在整固後再上。再者,這次美股回吐主因是市場憂慮中國會步印度後塵,在短期內出其不意的加息,以及希臘信貸危機會再度爆發。筆者相信,內地在3月的重要經濟資料出台前不大可能加息;而希臘經濟體規模較小,不論由歐盟或國際貨幣基金會拯救,所造成的連鎖反應比當初預期小。
恒指現處21370,相信今天會因美股上周五晚的回吐稍為受壓。以往的股市火車頭滙豐控股(005)及中國移動(941)近期都稍為積弱,尤其是滙控公佈業績後更令人失望,中移動則被投資者從以往的高增長內需股定位轉為公用股,而且更不務正業投資於銀行,短期內料難以大升。
集資及壞賬不足懼
筆者認為恒指要突破22000的話,下一浪升市的動力將會是內銀股。內銀股在中國政府收緊銀根後大幅落後股市(現時恒指距離11月高位只差8%,但內銀股卻從高位回調約15%),投資者普遍擔心內銀的集資需要,及日後需為09年時極高的貸款增長付出代價(呆壞賬急升)。現時,市場焦點是地方政府預算外的投資公司債務問題,有研究估計,這些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有可能成為一個大型計時炸彈,導致銀行呆壞賬大增2.4萬至3萬億元人民幣,令內銀步歐美銀行後塵,需政府拯救。
筆者認為這個憂慮有點誇張。首先,這些融資平台投資的項目多是長年期的基建專案,投入及收成的年期普遍較長,問題不會馬上浮現出來;其次,隨着時間過去,內地的經濟增長及通脹問題會令債務減輕;最後,內銀在未來幾年可依賴自身的盈利能力,逐步預早提高呆壞賬的撥備率,減少衝擊。
本周二開始,內銀股會陸續公佈業績,如果符合預期而又能提供一個清晰的集資計劃,有望成為升市的主導。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