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受傷有傷口便會被叮囑要戒吃鵝和牛,說會很「毒」,可是卻又沒有人說得清這個毒是甚麼?甚麼肉是人人合適吃的呢?如何吃肉最易消化?連串問題,今回一次過來個大清算,好一洗心中對肉食的多年疑團。
記者:謝翠玲
攝影:陳陶鈞
Model:Suki@PureModels
資料顧問:彭明慧中醫師、何桂萍中醫師、資深營養師黃榮俊
食肉好毒?
坊聞傳聞,食肉好毒,當中牛肉和鵝肉最「毒」,聽得人心底發毛。其實此「毒」非毒藥的毒,也跟素食者所言肉中有屍體毒素不同,所指的是指對身體不好而已。中醫角度來說,食肉有毒普遍指肉乃「發物」。彭醫師說:「『發物』多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的食物,即進食某種食物後會突然發病,或令舊病復發和新病加劇的食物。」
牛鵝乃「發物」
牛很毒?從營養角度,牛肉營養豐富,最啱發育中的小孩食用;而中醫角度,牛本身是溫燥食物,有偏補氣血作用,是不錯的肉類,不過體質屬熱人士,即易生飛滋、眼澀口乾,便不宜多吃以免助陽動火,或使過敏性症狀加重。部份患皮膚患瘡腫毒等「熱人」,或因多吃牛肉而加重或引致其發作,故有牛肉熱毒之說。至於鵝,在《本草綱目》謂:「鵝,氣味俱厚,發風發瘡,莫此為甚,火熏者尤毒,曾目擊其害。」明確指出鵝是發物,毒性甚重,溫熱內蘊者、皮膚瘡毒、瘙癢症者忌食。鴨沒那麼毒,不過因烹調後與鵝相似,所以醫師也會跟病人說別吃鴨,怕誤中副車。
食法改毒性
各種肉食的性味本身如此,就算生吃或熟吃並不會改變其毒性,不過可能在烹調時與其他食材配伍而緩和其毒性,如白蘿蔔和牛腩同煮,白蘿蔔的凉性便能緩解牛腩的熱性。
肉類有「營」大不同
其實大多肉類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營養、蛋白質、鐵質和氨基酸,今次便從中醫和西方營養學角度認識不同肉類的特性。
牛 最有營
中醫:味甘,性溫;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
營養角度:含豐富鐵質、鋅和維他命B雜,能提供小朋友成長的營養,是有益的食物。
宜忌:營養學也有說牛肉血量高,易有較多致敏蛋白,濕疹或皮膚敏感者不宜多吃。
雞
中醫:味甘,性微溫;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
營養角度:蛋白質豐富且低脂,易於消化又富營養,適合孕婦食用。
宜忌:熱證或外感邪毒未清者不宜食用。
豬 最平和
中醫:味甘鹹,性微寒;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
營養角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等成份,尤以維他命B1、B2和B6最豐富。
宜忌:人人合食,但小心不要吃太多脂肪部份。
羊
中醫:味甘,性溫熱;補血益氣,溫中暖腎。
營養角度:介乎豬牛,鐵質比豬豐富。
宜忌:有「冬吃羊肉賽人參」之說,證明可補身。若體質偏熱,陽偏盛的人,則不適合食用羊肉。
鴨
中醫:味甘,性溫;滋養肺胃、補血利水、補虛勞、清虛熱、去浮腫。
營養角度:鐵、鋅和銅豐富,但肉和皮脂較高。
宜忌:一般人均可食用。但體質虛弱、胃部冷痛、腹瀉便溏、高血脂和膽固醇者不宜多吃。
鵝
中醫:味甘,性溫;補陰益氣、暖胃開津、祛風濕、防衰老。
營養角度:蛋白質及鐵質豐富。
宜忌:適宜身體虛弱和營養不良之人食用。但高血脂和膽固醇者不宜多吃。
鹿 最補
中醫:味甘,性溫;具有益氣血、補虛羸、溫腎壯陰等功效,是中醫食療的上品。
營養角度:低脂,鐵質豐富,維他命B1、B2、B3接近牛。
宜忌:中醫學認為鹿肉屬於純陽之物,補益腎氣之功在肉類之首。不孕男女和腎氣日衰的老人家,吃鹿肉是補益食品。
肉食百科Q&A
Q1:雞髀是紅肉?
A2:很多人都知道雞肉是白肉,卻不知道原來雞髀會歸作紅肉。紅白肉之分取決於肉類中的肌紅蛋白的含量,所以雞髀、鴕鳥和鵝、鴨等家禽都歸作紅肉。
Q2:感冒不可飲雞湯?
A2:感冒期間身體免疫系統需要提升力量來對抗病菌,而連皮煲的雞湯帶油,較難消化,影響身體休息,才會有感冒時不可飲雞湯的說話。何醫師說若真想吃雞,可以選擇較瘦的去皮雞胸,以清蒸方法烹調便可。
Q3:肉類較難消化?
A3:吃蔬菜時,其實只有10%會被吸收,包括其中的水份、礦物質、維他命等微量元素,而纖維則會被排出體外;而肉類相比則較易消化,經胃和小腸分解拆散成氨基酸,但較硬的如筋腱等位置除外。
Q4:燒烤肉前先醃可減少致癌物?
A4:一般醃料並無特別幫助,但若以蒜頭來醃製肉類,卻有助減低醃肉時的亞硝酸鹽變成亞硝酸胺的變化,但對燒肉時油脂滴炭火形成的多環芳香烴(PAHs)和苯並芘引致的胃和腸癌風險並無減少。
Q5:肉碎最易消化?
A5:生肉中的酵毒需要長時間才能分解,而炸過的肉則會被抽乾水份,同時流失維他命B雜。把肉切絲或剁肉餅便可保留維他命B成份,而水煮的方式也可加速分解蛋白質,加快消化吸收的速度。
Q6:多吃肉會放屁?
A6:食肉後胃部負責消化,若吃太多肉類,便會消化不到,在胃中變成半消化,半消化的物質會形成「濁氣」,也就是平日說的屁,若排不到體外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Q7:白肉較有益?
A7:紅白肉同樣是優質蛋白質,紅肉的鐵、鋅和維他命B1、B2比白肉豐富,不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高;而白肉最大的優點則是低脂,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低。
Q8:食肉補膠原蛋白?
A8:牛腩附着的筋腱部份,豬腳、雞腳等位置的確膠質豐富,當膠質被消化吸收後,可幫助修補皮膚、關節軟組織等,而吃的份量也沒特定要多少,不過卻無法控制膠質補充的部位。
食肉減肥法
影響肝腎
提到食肉,讓人想起「食肉減肥法」。諷刺的是,發明「食肉減肥法」的阿特金斯博士因病去世,據說他生前體重遠超標準,曾引起各方對食肉減肥法成效的爭論。阿特金斯飲食法並非「吃牛排吃到飽」的飲食法,其主張不吃任何澱粉、高糖份的食品,改為多吃肉、魚,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從而將人體消耗體內脂肪。長期食用的壞處是缺乏澱粉質會讓人血糖低,情緒低落,而肉類吃太多,也會引起肝腎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