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港人治港;民生上,消費港貨。若港人愛港就要培養本土設計師,才是創意產業的真諦。幸好今次有政府出錢,上了神枱的文麗賢劉天蘭等人出力,首辦時裝精英賽為本土時裝界起義。雖然,我知,革命尚未成功。
記者:梁佩芬
攝影:伍慶泉、梁細權、陳陶鈞
Chanel不只KarlLagerfeld
曾幾何時,香港時裝業非常蓬勃,七十年代無綫電視劇主角都由香港時裝店贊助戲服,八十年代金巴利道是本土設計師的地盤,訂做西裝、酒會晚裝、返工套裝,到運動旅行裝。九十年代,經濟蓬勃,外國品牌湧入來。「香港人特別崇洋,尤其傳媒只講外國貨,領導潮流的人都不留意自家設計,無辦法,大品牌有錢賣廣告。」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創辦人文麗賢慨嘆今非昔比,很久未見獨當一面的本地設計師如張天愛、馬偉明、鄧達智等:「有人設計時裝,都只是在大公司工作,或開小店內賣手作業,不受重視。當然,我們都有責任。」看不過眼,決定親自發掘:「時裝世界,不只時裝設計師的天下,還要有形象設計突出優點,要有攝影師帶出兩者的精髓,就算Chanel亦沒走出集體創作的定律,不能單靠KarlLagerfeld。」碰巧政府大搞創意產業基金資助,她決定辦《時裝世界精英大獎》,集中港兩地的時裝設計、形象設計和時裝攝影的比賽:「時裝設計比賽多,三合一卻是首次,這不是學生習作,參賽者要有至少兩年相關工作經驗,40歲以下。」去年十二月在香港和廣州初選,各地在三個組選十六人,立即抽籤組成十六隊(集時裝、形象和攝師)進行淘汰賽,今年一月再在兩地各選出六隊共十二隊,進入三月的終極決賽。
時裝形象跑贏國內
文麗賢說得對,傳媒不愛報道本土時裝,今次比賽只在業界才有點迴響,尤其報名之初,形象設計組首席評判劉天蘭頻說提心吊膽:「事前已預計這組很冷門,傳統上時裝設計師會自己搞形象,IVE近兩年才有形象設計課程,遑論內地,當時裝設計和攝影有過千人報名時,形象卻小貓幾隻!不少參加者,亦只是做開化妝甚至時裝設計,可見多麼缺人!」
分析兩地形勢,時裝設計組首席評判鄧達智覺得整體上香港佔優:「攝影方面,內地已發展好幾十年,但時裝和形象上只有十年,作品似一件裝置藝術,華麗得來卻不能穿上身,香港人較實際,能合兩者於一身。」不過,他對內地初選時以《印象嶺南》為題的作品嘆為觀止:「無疑,內地人的文化水準稍勝,能結合風景和時裝。」比賽,應該幾好玩,身旁攝影師邊拍邊說:「點解我唔一早知!」是啊,攝影組首席評判夏永康覺得數碼年代,人人識影相:「比賽講合作精神,初選時,你會發現三個人各有各做,時裝工藝上攝影師要有風格,也要配合他人,才叫專業。」
七巧板拼出多元生活
總決賽的題目是「浮生漫遊」,且看各參賽者如何運用時裝帶出香港多元文化的性格。總決賽前兩星期,我們跟進兩隊香港組合,且看看他們如何應付。
第一隊是H6「簡.雜」,有時裝設計王偉駿(Eric)、形象設計周茹貞(Zurica)和攝影鄭曉盈(Sukey)。Eric在時裝店K2做設計師,Zurica做化妝,偶然有形象設計,而Sukey是全場最細,只有21歲,在白英奇畢業後做平面設計師兼在理工大學繼續學業:「我都覺自己好神奇,可以入到總決賽。」隊伍以抽籤組成,可能曾合作,亦可能首次認識,時裝和形象正是後者。要在兩星期內設計四件參賽衣服,Eric常說一定不夠時間:「我的設計以七巧板做概念,每件衫由七塊不同顏色形狀的布組成,代表香港人生活上中西夾雜,在不同元素下,最終又可組成一大塊,成為香港的獨有文化。」眼看他逐塊逐塊親手做,都不知怎樣湊合一起,難得Eric坦白:「到了今天(拍照前一天),我仍搞不清如何拼合!但正是此衫的功能,大家可以行行吓街,隨意改變形狀,由衫變褲,非常環保,打破了要買新衫才有新意的定律。」身邊Zurica忙於剪線頭,正凸顯她港人又快又趕的形象設計:「我做幾塊塗上眼影的膠片,為早上趕出門的OL提供一個超快速化妝方法,一戴上可出街,連唇膏都可貼上去!」符合以簡單中帶複雜的創作主題。「除快和趕,香港人最愛逼!」負責攝影的Sukey要每個模特兒扭曲自己身體,幻想在一個細小空間裏:「好奇怪,越壓迫,越狹窄,卻阻不了香港人擴闊自己的創意空間。」
你玩黑 我玩Colour
這時,身旁攝影師又問:「點解會揀這兩隊港隊做訪問?贏硬?」我坦然:「因為內地參加者未到港,與成績無關!」另一隊H4「秘寶」,有時裝黎澤強(Rei)、形象馬翹生(Jenny)和攝影曾勁文(Man)。Rei可算是眾參加者中最富經驗的時裝設計師,九十年代已在GreenPeace(即現在I.T)做Supervisor,又在Benetton做WindowDisplay,1997年開始於著名形象設計師TennyCheung門下為郭富城、黎明和鄭秀文服務,然後加入大時裝店做設計,2006年自立Lovelessism品牌。懂日語熱愛日本文化的Rei,以著名海盜張保仔帶出香港文化價值:「我們一向對典故不明不問,從未了解當中意義,我們要有獨立思考,要有自己的風格!我的衣服,一向風格鮮明,在初賽和準決賽,在不同題目下,評判都說一看便知是我設計!」他的風格,好簡單:「一味全黑!」黑得來,運用不同衣料成層次。「他愛黑,我最愛Colour!」做形象的Jenny,由頭到腳都不同顏色:「我要讓人在全黑中找到一點Colourful,正如在張保仔洞裏找到寶藏一樣,而這些寶正是香港人,每人都有潛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人。」問題是你想甘心留在洞裏,抑或像顏色般從黑暗中走出來,發展才能,這才是時裝。
準備見人
兩星期,他們才知道終極決賽的題目:「浮生漫遊」。
首席評判
拍攝現場
每組都要為自家設計的服飾拍攝一輯造型照。
決戰舞台
登登登凳……終於OnStage!
不是港版ProjectRunway
比賽於上星期五完成,我當然知道誰是終極冠軍了,你亦可於明珠台收看香港首個時裝界的真人Show,從初賽看到總決賽,對白全是廣東話,非常本土化,導演PaulMogg強調絕不是港版《ProjectRunway》:「這不是鬼佬節目!是給華人看的。」
《時裝世界精英大獎》
播映:逢星期四10:00pm(明珠台)
網址: http://www.fwta.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