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拍湊夠舉手機器的鐵票通過後的這個星期天,我惴惴不安,開始留起平日用來墊飯煲和包裹廚餘的地產版,睇吓新界有什麼平盤。退一步並不容易海闊天空,但四叔話齋,賣了市區的殘樓,小業主可以買番兩間天水圍的。從我家五十多年樓齡的舊樓移居天水圍,日日進出中上環都不過像樓盤廣告說的只消十分鐘,以舊換新,信四叔這是除笨有精的交易吧。不過我們這幢洋樓年半前接到屋宇署釘契的警告,九層高的舊樓全面大翻修,做整型Botox的代價是每戶夾錢六萬四,後遺症卻是翻新過的外牆每到半年不遇大豪雨就會滲水。
雖然窗邊都是永利街的歲月痕跡,我依然想得美美的希望把房子留給牛王頭,讓他接棒,遊走中上環歷史街角,體味老區老巷故人情。強拍一定,我們這樣的「遺產」很難落實了,到時跟我們爭產的,是有政府幫拖開綠燈的大地產商。舊樓小業主沒可能花錢跟發展商打官司,一拍兩散,兩散那邊,是不肯賣樓的兩成住戶。八比二,政府做球證,就算幾咁白癡都知道二那邊,難有扳平生機。
搬入新界吧,菜園村確實有複製的需要啊,只怕到時爭崩頭。地產商連塱原濕地也不放過,我們這些舊樓壽頭業主,恐怕要仿效國內的蟻族,住進三乘六米的貨櫃去。又或者像杭州的無殼族,偷偷佔住公廁。林鄭指有舊樓業主套現後即刻升呢,搬了去太古城。她應該沒有作大,太古城……沒幾個公廁啊阿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