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提供的私房催眠法:聽立法會會議或新聞發佈會滾動播放,自然安眠,好像開了個語帶嘲諷的玩笑,對我來說,有時真的很見效。當然,開着滾動新聞台助眠,有時也會有反效果,萬一在反來覆去的官腔中還未來得及入睡,而在那晚強拍舊樓會議中聽到涂謹申忽然彈出一句「有人積了好多貨,那人就李兆基」,恐怕連夢中的綿羊都給嚇醒。立法會會議的確是語不驚人誓不休的表演場地,既然偶有看頭,便不會有看悶藝片的相同效果了。
成也立會敗也立會,這情況就像很多人睡前習慣看書一樣,關鍵在看甚麼書。一般來說,看書比看爛戲或煲劇要多動點腦筋,但以我經驗所得,看得人很爽不傷腦力的書,會越看越精神,反而挑一些平時心懷敬畏,不敢隨便開卷的巨著,勉力看下去可能比較好。因為沉重到不耐煩,於是逃入到無意識狀態,無意間就睡着了。
說來可惜,睡覺是多麼美好的事,對於經常失眠者,卻好像要依靠「悶」所產生的大腦鈍感,才達到類近吃安眠藥的效果。最可恨太興奮與太沮喪都是進睡的大敵,處在兩者中間的情緒狀態,就是平和安詳;失眠族太想睡了,於是急於安詳,一急,便又平和不來。
從前在父母講童話時帶着一群小動物入夢的睡寶寶都跑哪裏去了?想着人間好事,唸着窩心的書,聽輕鬆的音樂,然後樂而不淫中睡去,是不是變成太奢侈的幸福,於是要反其道而行,忙了一整天,還要以毒攻毒,以悶死自己意識來偷得一睡?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