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血濺」曼谷弄巧反拙 - 盧峯

探針:「血濺」曼谷弄巧反拙 - 盧峯

看到支持前總理他信的紅衫軍排隊抽血再潑血到政府總部、總理官邸,感到的不是悲壯而是有點「毛管戙」,感到的不是悲情而是煽情。
紅衫軍的一連串行動,從身穿紅衣到捐血潑血打的都是「符號之戰」,都是想藉一些具象徵意義的手法凝聚更多民意支持,爭取輿論聲援,形成更大的政治力量。只是「符號之戰」不易打,要有大量的條件配合,特別是把握住社會的普遍情緒,再利用適當的符號或象徵把原來中立旁觀的民眾拉過來,形成越來越大的群眾力量,迫使當權者或對手就範。八十年代菲律賓阿奎諾夫人的黃色革命,幾年前席捲東歐的顏色革命,都是打得漂亮的「符號之戰」,成功以弱勝強。
支持他信的紅衫軍也想來一場顏色革命,甚至以鮮血來加強感染力。問題是泰國總理阿披實不是馬可斯式的專制暴君,沒有獨攬大權,沒有甚麼暴政,反而一再被他信的支持者及紅衫軍羞辱,連東盟峯會也要被迫改期。對一般民眾來說,即使他們不支持阿披實或對阿披實上台的方式有不滿,他們對他信及紅衫軍的所作所為同樣不會同情或支持。既然缺乏了那份對當權者深藏的不滿怨憤,既然缺乏對示威者的同情,紅衫軍做再多的事,擺再高的姿態都起不了大作用。更何況今次紅衫軍流的血、灑的血不是阿披實政府或軍警暴力鎮壓的結果,而是紅衫軍自導自演的鬧劇,而是紅衫軍自找的麻煩。不管是泰國民眾或其他地方的人都不會因此而感動,反而感到不自然、不舒服甚至反感。
當然,「符號之戰」要成功除了有恰當的符號,要掌握民情趨向外,掌握國家掌政工具的人包括軍隊領導層、警隊領導層在關鍵時刻取向也非常重要。阿奎諾夫人八六年的黃色革命、人民革命能成功,國防部長恩利來及參謀總長拉莫斯在關鍵時刻倒戈相向,不再支持馬可斯是非常關鍵的一着。假若菲律賓軍方全力支持馬可斯,不惜大流血也要把反對力量打壓下去,阿奎諾夫人及菲律賓人民只怕難以創造歷史。
今次紅衫軍大舉行動除了想打擊阿披實政權外,也希望藉癱瘓國家秩序迫使泰國軍方再次出手,像推翻他信那樣把阿披實拉下台。這樣做雖不能令他信返國執政,卻至少可以讓他信報一箭之仇,至少可以令支持他信的政黨有機會捲土重來。不過,泰國軍方近幾年學乖了,盡力在政黨爭鬥中保持中立,既不協助執政的阿披實鎮壓紅衫軍,也不肯站在紅衫軍一邊發動政變,只負責維持基本的秩序,維持國家的基本運作。正是因為軍方不偏不倚,保持中立,泰國政局沒有激化,紅衫軍的行動則由亢奮激昂逐步變成半死不活!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