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戲道: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海豚血濺TheCove

電戲道: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海豚血濺TheCove

今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TheCove》,未奪獎已大受爭議,這部揭發日本和歌山海豚遭大屠殺的驚人紀錄片,奪獎後再進一步觸動了日本人的神經,連日本政府官員也要為國民辯護。片中海豚劃破天際的悲鳴及遭鐵棒戳死而血染海灣的情景,比起任何一套慘情電影更為悲慘、比起任何一部恐怖電影更駭人,令人慘不忍睹。 撰文:張一明

美國紀錄片《TheCove》,是由一班從未拍過電影的人,在沒有劇本之下,花了3年時間完成,它之所以能打低《毒食難肥》(Food,Inc.)等對手成為出爐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絕非無因,影片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外,也令世界關注海豚遭捕殺的問題。

《TheCove》揭露了日本太地町漁民獵豚的傳統,過程充滿血腥。

太地町的海灣風景漂亮,表面看似平靜,但其實是海豚的屠場。

潛入禁區拍攝血海

《TheCove》主要講述前海豚訓練員RichardO'Barry與由美國專家組成的攝影隊,譴責日本捕殺海豚,並錄下海豚被漁民戳死後血染海面的實況。為將屠殺海豚行徑公之於世,Richard與工作人員不顧當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撓,設法潛入太地町禁區。
影片全長92分鐘,身為節目《國家地理雜誌》前攝影師的導演LouiePsihoyos,當然不是安排全片充斥着海豚遭捕殺的場面,他會詳盡介紹到日本和歌山太地町這個小村鎮的背景,以及前海豚訓練員RichardO'Barry的人生經歷,以及改變他一生冒險「解放」海豚的因由。
Richard原本是世界頂級的海豚馴養員之一,62年當時只有22歲的他親手捕捉了5尾海豚,並馴養牠們成為電視劇《Flipper》的大明星,也令Richard名利雙收。當他以為馴養海豚是一種愛,卻是牠們噩夢的開始。Richard指海豚是有自我意識的動物,其中一隻至愛的海豚日漸沮喪,一天牠在Richard面前吸了最後一口氣後在水池中閉氣自殺。

原是馴養員的Richard曾捕捉海豚拍電視劇,但海豚自殺後令他倒轉槍口致力護豚。

《TheCove》的工作人員要在森林中偽裝,來拍攝太地町的殺豚真相。

百億利潤引發屠殺

影片更講到Richard了解敏感而富智慧的海豚,永遠也不應該成為人類馴捕的對象,從此世界各地有海豚圍捕場的地方,就有Richard的身影,他多次因為剪斷鐵絲網釋放海豚而被捕。可是,海洋水族館的商機已經觸動,全球各地馴養海豚的熱潮在高漲,僅是美國,海豚娛樂產業就價值160億港元,利益讓野生海豚無法掙脫捕撈與屠殺的厄運。
Richard更在日本太地町見到了血腥的海豚屠殺場面,他多次前往太地町,秘密拍攝海灣發生的一切,希望更多人能知道真相,但其潛伏行為也引起了當地人的不滿,認為他這是在干涉日本的傳統文化。每次進入太地町,Richard都要偽裝,甚至穿上裙子、塗了口紅及戴假髮。因為一旦被捕,他將永遠出局,所以要小心讓警察找不到任何理由來抓他。
由於無法取得拍攝許可,Richard委託電影道具公司製作人造岩石,再把攝影機放進當中,然後將假石藏在真的岩石中,偷拍捕獵海豚的過程,與上屆奧斯卡的最佳紀錄電影《踩鋼線的人》(ManOnAWire)一樣,主角的行動有如間諜活動,為電影增添不少緊張刺激感。不過,片中記錄了十幾艘漁船將大群海豚逼入海灣後,漁民用鐵棒戳死海豚、血染海面的情景,絕對令人看得心痛悲憤。

當地漁民將海豚趕往一個特定的範圍後,再用銳利的鐵枝戳死牠們。

太地町漁民已將《TheCove》的工作人員列入黑名單,還進行反拍來記錄工作人員的樣貌。

奧斯卡舉牌護海豚

導演LouisPsihoyos月初在奧斯卡頒獎禮上領獎時,Richard更拉起拯救海豚的紙牌,呼籲廣大民眾把寫有「DOLPHIN」(海豚)的短訊發至44144,以示支持保護海豚運動,引來國際社會關注獵殺海豚的問題,也令該條年殺2,000條海豚的日本小漁村備受壓力,更觸動了當地人的神經。
太地町鎮長三軒一高隨即急忙辯護:「我想這部片以事實自居,卻沒有科學依據支持,這是令人遺憾的。」他強調,在日本捕獵海豚都是合法的,並呼籲外界尊重這傳統,「不管是在日本還是海外,有很多關乎食物的習俗,因此持相互尊重的態度是必要的。」日本農相赤松廣也撐漁民說:「電影曲解日本人行為野蠻,本人深感可惜。」看過影片後,不知你又會站在哪一方呢?

保育海洋之星

除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TheCove》的工作人員外,世界各地也有不少藝人關心海洋生態,為拯救海洋生物而出力。

希丹柏妮蒂亞(HaydenPanettiere)

劇集《Heroes》女星希丹柏妮蒂亞向來關注鯨魚及海豚的生態,一直致力終止國際水域的商業捕鯨作業,《TheCove》也出現希丹(右)穿上潛水衣保護海豚被趕的片段,觀眾一不留神也看不到她。

洛比桑(LucBesson)

法國導演洛比桑自小的志願是當一名海洋生物學家,早期他執導的《夜海傾情》(TheBigBlue)及紀錄片《Atlantis》都是對海洋的歌頌。《TheCove》的法國版海報和DVD封面也出現洛比桑的名字,是影片的推介人。

Cocco

冲繩創作女歌手Cocco07年在國際環保音樂演唱會LiveEarth上特別為冲繩出現的兩隻瀕臨絕種、被稱為美人魚的懦艮高歌一曲,引起外界關注日本政府讓美軍在冲繩興建直升機場影響海洋生態的問題。

電視版將出籠

《TheCove》在奧斯卡頒獎禮得獎後,並非代表關注海豚被捕殺工作停止,事情還沒完,美國加州聖塔莫尼卡的高級日本料理店TheHump,在影片奪獎後遭當局以違法提供鯨肉的罪嫌起訴,而多次喬裝顧客入店蒐證的舉報者,正是《TheCove》的工作人員。
《TheCove》現已推出了美版1區DVD,在香港HMV有售,盛惠265元。製作人也有意為《TheCove》製作3D立體版,影片的主角Richard正計劃與兒子製作一個電視版的紀念節目,繼續以拯救海豚為主題,預計年內在電視頻道AnimalPlanet內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