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從2003年開始,實行石油外交,大力爭取油氣源,而現時印度、韓國、日本亦加入了爭油行列,有部份落敗者更聲言中國人到處爭油,搶奪資源,叫「中國人回家去」。不過可幸的是中國已先人一步,可謂高瞻遠矚。
話雖如此,但實際上除石油外,中國本身的天然氣供應也是受制於人,因為中國是個「貧氣國」,地下儲量只是全球的百分之一,與俄羅斯的百分之三十相距甚遠,故此中國極希望與俄國合作,興建氣管引入西伯利亞天然氣至中國東北,不過俄國國家石油公司Gazprom卻持有不同看法,反對建專線往中國,並堅持要先進入它的管網後再由它作分配安排,雙方至今仍爭持不下。
俄指氣價須與油價掛鈎
Gazprom公司現時供應全歐四分之一的天然氣,舉足輕重。俄羅斯總理普京月前來華訪問,謂中俄貿易過於偏重油氣,並暗示氣價要與油價掛鈎,假若氣價不合,則像烏克蘭「斷氣」一幕,可隨時重演。
其實美國亦曾向普京投訴不應以天然氣作為武器,把全歐洲及烏克蘭放於鉆板之上。
不過普京充耳不聞,實行美國有你的在中東稱霸做石油大哥,我有我的天然氣龍頭地位,兩國大玩能源牌,而中國則變成最大的受害者,因為油氣兩者皆缺。
鄺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