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全世界都在利用太陽能這種再生能源進行環保,除有太陽能發電外,還有太陽能汽車、飛機、熱水器、手機……港人雖不慣用太陽能,但若想為環保出一分力,都可將常用的iPod,改由太陽能充電,所花費用更不足千元電力。
記者:王震遠
攝影:伍慶泉
模特兒:Vanessa@PureModels
鳴謝:ScienceWorkshop
最常見再生能源
光加熱除了等於火,亦是太陽能的特性,所以很適合將之換成熱能和電力。要轉化太陽光,可透過釋放負極粒子的半導體物料來生產,矽和硒等特殊物料都常被太陽能電池所採用。所有太陽能電池都擁有兩層以上的半導體,分正負極兩端,只要光線照射到半導體表面,物料間便會產生電場,將電子刺激成自由電子,在外部的電路中流動,產生直流電,且光度越強產生的電流越大。
接駁注意事項
間歇性能源
早前翻開報紙,見到一篇有關節能的報道,文中天文台台長李本瀅提到,香港每年平均消耗約400多億度電,若在全港大廈天台裝上太陽能收集器,可以節省一成電力,即是每個港人每年可省571元電費。雖然不是每家也有天台,且又願意花幾萬元安裝節能設備,但只要在小處入手,一樣少有少慳。用USB插頭充電,早成為年輕人的指定動作,只要在DIY的太陽能蓄電池改裝,一樣可以為iPod、手機等這些gadget充電。要自組太陽能蓄電池不太難,今次請了ScienceWorkshop專業人士Horace教路。「因太陽能是間歇性能源,供電量不穩定,所以要在系統中加入蓄電池把產生的電儲起來。就如大廈水源不穩定,要在水箱內儲夠一定的水,才透過水管送到家中。」整個太陽能系統共有太陽能板、充電控制器、蓄電池、volume制和USB母頭五個組件,全部可在深水埗鴨寮街或電子店內找到。
睇清+/-號
「市面上買到的太陽能板主要輸出電壓有12V和24V,為iPod充電等系統用12V就可以,但要留意每個組件都要是12V電壓才可。」太陽能板不算大,Horace建議安放於窗邊。「太陽能板接收的電量不穩定,而且入射角度稍有不同分別亦會很大。」太陽能板負責接收光能轉化成電力,直接駁上充電控制器就可,充電控制器再分別連接蓄電池和電力輸出的USB母頭組件,中間加上一個100k的volume掣,用以改變電阻,系統便算完成。「外行人最重要清楚電線的+號和-號,習慣上+號用紅色電線,-號用黑色,弄錯會短路,引致燒機。」香港天氣陰晴不定,Horace話若在天晴的下午儲存電力,足以充滿5至4的iPod電量。小記即場測試,iPod、手機、USB風扇這些以USB充電的小型電器,透過蓄電池來充電亦很成功,這個簡單的發電系統,既環保又可慳電費,絕對值得支持。
無污染能源
現在常用的煤和石油,是生產電力的主要來源,而現在常常提倡的再生能源,除太陽能外,風和水等天然資源一樣可發電。而且再生能源都有共通點,就是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國內領先香港
一向覺得,太陽能發電在香港應用不多,除了在計算機這些微型電子器材上見過外,很少會使用在大型設備上。太陽能發電在香港的確不夠普及,反而中國卻領先很多。「香港很少有大型的太陽能發電設備,最常見的有太陽能枱燈,日間儲夠電量後晚間便可使用,還有太陽能熱水爐。」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說。「太陽能在香港不算廣泛使用,但在中國和外國卻給大量採用。有些外國政府,會有補貼政策,例如在購買設備後可豁免30%稅收,對這方面的推動很有幫助。而且國內的電力供應有規限,電費亦較貴,所以不少人都在天台安裝了這些電機工程。」雖然太陽能發電的功率不高,成本卻高,相反火力發電更平更方便,使香港的太陽能發展遠遠落後國內。其實煤和石油一樣擁有高昂的潛在成本。「火力發電會造成空氣污染影響健康,根據港大研究,香港每年在這方面花了13億的醫療費用,用太陽能就沒有這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