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坑渠油月入近萬難禁絕

賣坑渠油月入近萬難禁絕

深圳的雞煲、麻辣火鍋店等多次被傳媒揭發用坑渠油炮製食物,偏遠地方使用坑渠油的問題更嚴重。坑渠油為甚麼屢禁不止?專家指,一方面因為各監管部門權力分散、執法不力,更重要的是非法生產坑渠油存在暴利,不法分子煉油月入近萬元(人民幣.下同),利益當前下,不顧消費者死活。

多個部門監管 互卸責

不法分子從餐廚垃圾或坑渠中非法生產一噸油,成本僅300元,平均掏一桶油賺70、80元。一個人每天至少能掏四桶,回收過濾後,就算只按食用油市場價格的一半出售,每月也能賺近萬元,相當於高級白領的收入。
專家認為,內地坑渠油屢禁不止的另一個原因,是監管部門涉及衞生監督、食品安全、工商管理、品質監督、環保、公安和建設等多個部門,在現實中分工變成了分家,誰都有責變成了誰都無責任。而且許多地方政府對處理坑渠油的問題缺乏積極性。政府雖有法例禁止將廢棄油脂加工以後再作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銷售,但對違反者怎麼處罰、處罰程度等,均沒有具體規定,令法例難執行。
有專家建議,政府可將大小酒樓食店每天產生的大量食用油廢料統一加工,製造生物柴油,令坑渠油變害為利,為人造福。因為汽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可減少排放50%的二氧化碳、70%的二氧化硫,空氣毒性可降低90%。
北京《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