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不下的拆彈衣 - 高慧然

脫不下的拆彈衣 - 高慧然

《TheHurtLocker》是一部容易被人錯誤解讀的電影,影片的中文譯名有些累事,加上結尾時男主角穿上拆彈衣展開又一程漫長的拆彈之旅時那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一不小心就會涉美化戰爭之嫌。
事實上,正如片頭指出的那樣,戰爭是毒,會上癮。男主角那身厚厚的防護衣下,包裹的不是甚麼雄心,只是一具脆弱的血肉之軀,會中毒,會上癮,會無奈,會迷失,他不但迷失在深宵的伊拉克街頭,也迷失在和平世界的超級巿場,他迷失在這個莫名其妙的世界裏……所以,他像個強迫症患者一樣,為拆彈而拆彈,依靠拆彈來提醒自己他的存在。一點點增加的拆彈數字、床下收藏的炸彈零件就是他人生的意義。電影並未直接對戰爭作出道德判斷,但它進行的,卻正是在戰爭中人類心理狀態及生存狀態的冷靜反思。
影片運用大量超短鏡頭拍攝,鏡頭晃來晃去,彷彿以近乎紀實的敍事手法告訴我們,這不是一部電影,而是現實世界中某些人不能擺脫的真實生活。他們的生活像搖晃中的鏡頭那樣,讓人產生無力感。男主角掛念家人,拿起電話卻說不出一個字;以為跟某一個伊拉克兒童建立了某種關係,卻發現他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以為脫下防護衣離開戰場後就重新獲得了自由,卻發現那身該死的沉重的衣物其實再也脫不下來,像人肉炸彈爆炸後,在天空詭異飄升的風箏,那種自由只是假象,仿似那麼近,其實多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