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本港最震撼的新聞不是政治,也不是天災人禍,而是電視台。這邊廂,陳志雲和一眾同事被廉署拘捕,迫使無綫封城自保,比台慶劇更具迫力。那邊廂,亞視股東群雄混戰,先有台灣股東和香港股東之爭,然後內地商人強勢入主,並得到五大國企支持。這些比電視劇更離奇的情節使市民眼花撩亂,但是,除了一些茶餘飯後的話題外,我們又得到甚麼?
節目忽略市民需求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市民收看本港免費電視根本無選擇。無綫亞視雙方實力懸殊已非一朝一日的事,無綫一台獨大的情況早已是不爭事實。既然無競爭對手,又何須改變、強化自己?無奈的是,亞視已是個被大眾稱為「偽央視」的電視台,已甚少顧及本港市民的需求。每日只是不斷播放從內地、台灣、韓國的外購劇,不然就是在節目中灌輸忠君愛國的訊息。這個情況,已經持續了十多年。但有能力改變現狀的廣管局和政府卻袖手旁觀。原因嘛?「多隻香爐多隻鬼」!要是多了幾間免費電視台,給市民看到不利政府的訊息,又不能和諧,怎麼辦?一個香港電台已經夠麻煩了,還要添煩添亂嗎?此所以去年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時,政府和電視台面對大量市民抗議依然無動於衷。
不過,身為受眾的我們,亦有責任。在早前城市電訊、有線寬頻、電訊盈科等集團申請免費電視牌照時,有多少人留意,甚至支持他們?當兩台發生如此重大的變故時,香港市民除了把事情當連續劇觀看外,可有把這些事件變成對當前免費電視狀況的不滿,從而要求改革?當各位嘲弄陳志雲和亞視的股權官司時,可不要忘記無綫發生的一切不過是高層變動;而亞視在五大國企支持後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央台。現時免費電視的未來非但沒有改進,反而有變本加厲,和港人漸行漸遠的趨勢。筆者相信不少人知道現時的困局對觀眾有害無益,但敢於表達意見,要求改變的又有幾人?使香港電視沉淪的,不只是政府的政治計算和封閉的市場,還有我們的惰性。
不能讓免費電視沉淪
因此,對我們而言,現在不是欣賞好戲的時候,反之,應該盡全力表達我們對免費電視業的不滿,迫使政府和電視台正視。即使電視在大眾媒體已是明日黃花,但仍有不少人賴此了解世界,我們決不能讓它沉淪。此次風波過後,究竟是改革的契機,還是再一次證明港人的愚昧,就取決於我們的決心。
孫進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