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心而論,今屆電影節的片目可能是近年最好的,收斂了近乎病態的係又食唔係又食惡習,影片數量略為縮減,戥腳的莫須有參節片不多。《踏盡天涯路》這種與時代面左左的劣作得以入圍,說到底也情有可原,鬼叫導演後生嗰陣的確精伶生猛,老來不幸患上痴呆症,拒諸門外罰他飽餐西北風未免太殘忍。不過逢老必敬的潛伏危險性不可忽視,搞不好「大師級」這個環節(或者稱「節環」比較切題?)便會淪為公用老人院,專門收容步伐緩慢記憶衰退的長者,靠昔日光輝照亮寂寞的晚年。嗱嗱嗱,不是我無中生有,像《小山36景》這樣的殘山敗水,假如執導的不是新浪潮宿將利維特,你以為畀面派對會打恭作揖發請柬?還有韋斯曼又貪又饞的《舞動花都》,清潔工人吸塵也不捨得剪掉,漫遊地底臭渠也悉心保留,連死心塌地的芭蕾粉絲也看得昏昏欲睡,要不是打着「一代紀錄片大師」名號,肯定不會接獲盛意拳拳的邀請。
縱使電影節「升呢」為消費活動已經毋庸置疑,所有的商業計算都理所當然─人不為錢天誅地滅─但不顧質素只捧名氣,慫恿的是一種盲目崇拜牌子的虛榮,就像鼓勵暴發師奶挽隻嘜頭昭彰的手袋招搖過市,畢竟令人歎息。老而彌堅的迪奧利菲拉確實當得起跪拜,然而將他擺在龍鍾的哥普拉隔籬,百歲人瑞恐怕恨不得返老還童,祈禱有遠見的葡萄牙媽媽傚法孟母三遷吧?至於同級的尚有明顯唔夠班(或客氣一點用「未夠班」)的帕斯卡渣維治、貝洛奇奧和克萊雅丹妮,更加使人覺得這間名校讀唔讀都罷,誰還要隔夜排隊輪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