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已令中美關係劍拔弩張,美國財長蓋特納對中國是否操控滙率,以未有結論來回應傳媒。國際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及亞洲開發銀行齊指人民幣應該升值,世銀更建議中國應該加息及升值「雙管齊下」,抑制通脹預期和資產泡沫。 記者︰尹燕麗
美國政客不斷出招,三大國際經濟組織亦聲援,但中方寸步不讓,日內瓦的中國高級外交官指要求無根據。正當市場關注會否爆發貿易戰,蓋特納明確表明不會,美國駐華大使亦說這次是「經濟爭辯」,而非「政治戰」。
上調今年GDP預測至9.5%
從國民利益出發,中美各不相讓。世銀昨發表季度報告,向中國「獻計」,應如何抑制通脹預期和為資產泡沫「拆彈」。
世銀稱,中國今年的最大風險,是大規模刺激政策導致的資產價格上漲和地方政府財政緊張。中國只有採取更緊縮的貨幣政策和更強勁的滙率政策,才能防範通脹,避免資產泡沫。世銀認為,加息是貨幣政策的關鍵舉措,考慮到加息可能引入更多熱錢,中國應令人民幣滙率更靈活。
世銀昨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測,由去年11月的8.7%上調至9.5%,明年增長為8.7%,與去年增幅一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今年平均增幅也由去年11月的2%上調至3.7%,較國務院設定的3%略高,明年增幅料為2.8%。
世銀認為,對很多正處於改革和發展關鍵時期的新興市場來說,4%至5%的通脹率不是大問題,今年中國通脹仍溫和,但前提是宏觀政策必須較2009年大幅收緊。
人行今再發1300億央票
除加息外,人民幣升值也是抑制通脹的良方,因升值可降低進口物價並壓低需求,從而減輕通脹壓力,同時有助中國經濟轉型,即由以往依賴投資與工業,改為聚焦服務業和內需,並使中國貨幣政策不再受美國經濟周期的影響。
人民銀行繼周二發行1年期1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央票後,今日又再發行1300億三個月央票,三個月央票發行量再創新高,銀行界指,人行暫時仍偏向以市場操作控制流動性,加息非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