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會」剛過,央企即投得「地王」。對於開發商不斷拿地,令閒置土地情況加劇,國土部展開全國重點城市土地情況調研和督察工作,上海、北京、廣州首當其衝。上海閒置土地的建築面積逼近4000萬平方米,保利、萬科、瑞安房地產(272)、九龍倉(004)等房企赫然在列。
達4000萬米夠兩年供應
國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和國土部組成的上海調研組,已於3月15日完成上海各區調研。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截至今年1月,上海閒置土地約300幅,達40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相當於2008年全年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的2倍,若全部動工可直接滿足上海近兩年的商品住宅供應。
其中,瑞安房地產在上海新天地附近,有近5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尚未動工,而該地皮集團可能早於2003年取得;保利地產在2007年拿下的寶山顧村地皮,也有兩幅還未啟動;萬科的兩幅地皮則還處於土地平整階段。
國土部嚴查土地用途
瑞房發言人稱,在上海的土地儲備屬舊城改造項目,現仍有居民居住,搬遷工作未完成,若完成程序便可發展;九倉則至本報截稿時仍未有回應。
建銀國際內房股分析員王靭表示,保利、萬科的策略為快速資產流轉,故不會閒置土地,出現閒置或是因為土整、拆遷尚未完成,加上上海世博會前後不能動工。而瑞房的新天地地皮位處市中心,拆遷有困難,兩年多還未完成。他認為,解決閒置土地需要開發商、政府、相關部門共同配合。
《人民日報》昨報道,國土局已下達通知,從4月1日起,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建立房地產用地完工申報表格,並要求各地公開住房計劃、土地開發利用、出讓結果等各方面訊息;通知明確指出,由本月起至7月,國土局將進行突擊土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