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道唐樓面臨逼遷

天文台道唐樓面臨逼遷

【記者蔡元貴報道】降低強拍門檻新例生效後,天文台道2至12號私人重建發展商可能是首個受惠者之一。一名小業主不滿面臨逼遷,最近以樓宇有歷史價值為由,要求古物古蹟辦事處考慮把該群建築列為法定古蹟。發展商去年已成功申請在該區重建一幢15層高的商業大廈,發展商來頭甚為神秘,去年曾重鎚6,000萬收購一間地舖。
居於天文台道8號唐樓的小業主李先生稱,去年底接獲大業主富盈發展有限公司通知,有意收購其自住物業。李先生認為對方出價太低,而且對住所有感情,一直沒有接受收購。至本月初,大業主再發通知,表示已取得九成業權人同意收購計劃,如李先生不接受收購,其業權將會被強拍。

天文台道歷史悠久,紅框所示是2至12號原址。
小業主提供圖片

由地下直達天台的煙囪,是舊樓特點。

盼古蹟辦考慮保育

李先生不滿發展商大石壓死蟹,去年12月去信古物古蹟辦事處,要求部門考慮天文台道2-12號唐樓的保育價值。他說,該群唐樓有五十多年歷史,是六層高的歐陸式住宅建築,早期住了大量駐港英軍及家屬,最大特色是每個單位外的石屎花槽,以及由地下直通天台的大煙囪。
據他考究所得,天文台道2至12號原址屬一名波斯商人FramjeeHormusjee所有,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居港,經營鴉片貿易。至1955年,原址由大屋及庭院變成現址的唐樓,業權也轉變及分散了。

唐樓的石屎花槽,是建築特色之一。

家族畢生重要資產

撇開歷史價值不談,李先生說,其物業是家族長輩畢生重要資產,難以金錢取代。他又批評降低強拍門檻新例不尊重私有產權,保護發展商利益,「政府話新例有助重建危樓,你又唔見市建局以前會話重建土瓜灣舊樓?根本靚區就大把人爭住重建,真正要重建嘅就降低到八成門檻都冇幫助。」
本報發現,富盈發展去年以福堡發展有限公司名義,收購了天文台道6號地舖,斥資6,000萬元。富盈董事為英屬處女島註冊公司,背景神秘,街坊盛傳,該公司幕後大老闆是內地炒家。

部份樓宇殘舊,需要鐵架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