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詐捐門」兩個月的章子怡,藉英文《中國日報》的訪問交代事件,仍難逃大批網民繼續指摘她虛偽、做騷。但是,章子怡「詐捐門」事件,只是四川5.12地震災區捐贈問題的冰山一角,相對於其他明星名人、國際知名公司,相對於從中牟取政治、經濟利益的政府官員,章子怡肯認錯、肯補足認捐的款項,已算是盡了心,毋須站在道德高地上對一名藝人給予太多指摘。
善款去向更令人憂心
2008年四川大地震後,捐款熱潮席捲全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愛的奉獻」賑災晚會,更創下現場認捐逾15億元的歷史紀錄。但令人動容的豪爽認捐過後,捐款不到位的名人、公司比比皆是,中國商務部曾點名指沃爾瑪、谷歌等12家公司實際捐款捐物與承諾不符。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去年4月公佈「中國慈善排行榜」時,也曾準備公佈「慈善黑榜」,曝光捐款不到位的公司,不少公司聞訊打電話施壓,也有一家公司在兩天內就補捐了3,500萬元,結果「黑榜」被打亂,最終未能公佈。
明星、著名公司捐款不到位,當然是言行可恥、面目可憎,但更令人擔心的是善款的使用。據內地民政部門統計,四川地震的救災捐款在2008年8月已達到760億元,但後來的調查顯示,善款流向政府、由政府使用的佔了80%,而知道捐款用在那裏的捐贈者只有4.7%,一些機構被問及善款去向時,只籠統地說「全部用於災區」。
中國近年不缺少富翁,但一直缺少慈善家,其中一大原因是慈善組織、制度的欠缺。在當局的打壓下,NGO(非政府組織)難有生存、發展空間,亦難成為社會慈善活動的主要載體,而將善款交由政府使用,雖然當局聲稱專款專用、全程審計,但誰知流向貪官荷包佔多大比例?
四川大地震近兩年,網民除了關注詐捐事件,是不是更應該關注善款的使用情況呢?當局是不是應該有清楚的交代呢?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