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普選聯盟終於推出他們的終極普選方案。先定二○一七、二○二○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普選方案,然後再倒數二○一二、二○一六如何過渡,把時間表和路線圖詳細勾劃下來。
普選聯的方案並不複雜。二○一七行政長官普選,一千二百個提名委員,由現時八百人再加四百位區議員組成,一百人可提名一位候選人,提名人數不得超過一百二十人,以確保候選人可超過一位。採兩輪投票制,增加當選行政長官的認受性。
二○二○立法會一百個議席全部由普選產生,五十個分區直選,由比例代表制產生,另五十個議席,全港變成一個選區,各路候選人組成名單,也是用比例代表制,由選民一人一票選舉產生。
普選聯說,全港單一選區比例代表制,大約百分之二的得票率就可取得一個議席,全港三百萬登記選民計算,六成人投票,即約取得三萬六千票就可當選。以自由黨的田北俊和周梁淑怡為例,一個選區以兩萬多票敗選,以他們的全港知名度,在全港單一選區拿到三萬多票,應該綽綽有餘。普選聯強調,這種選舉方式,即使全無地區直選經驗的工商界也可應付,不會嚇怕他們,也可確保建制派經常強調的「均衡參與」。
如果這兩個方案,真的能夠成為終極普選安排,除了一些細節還有待優化和微調外,我相信泛民的支持者也不會有太大抗拒。一人一票也好,一人兩票也好,如果能做到真正的普及平等,公開公正,能徹底廢除功能組別和分組點票,一次過解決了纏擾多年的爭拗,我相信大部份港人都會接受。
普選聯的一幫書生,把他們的理想方案白紙黑字寫了出來,不代表難題就能迎刃而解。關鍵,不是方案可行不可行,而是長期吸吮政治奶水長大的功能組別,是否願意自動放棄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建制派的初步反應,非常負面。特區官員的態度始終寸步不讓:只談二○一二,其他免談,終極與否,不是本屆政府的權力範圍,不會處理。如此取態繼續下去,普選聯只能是老鼠拉龜,完全使不着力。
工商界由始至終都希望保留傳統功能組別,最大的讓步是擴大選民基礎,搞得疑似普及而平等,算是虛應過去。長期霸佔着功能組別,實在可以取得太多甜頭,對他們的利益太重要了,要他們自動放棄,談何容易。
至於根正苗紅的民建聯,就非常簡單,甚麼也不用想,只等阿爺表態「吹雞」,阿爺的態度就是他們的態度,別無他想。
普選聯帶着他們的方案,滿腔熱誠良好願望到處游說,如果最後都是反應負面,特區政府也堅守只談二○一二的底線,所謂終極方案,連門也摸不着。上海世博,亞運開幕,一切善意都釋出了,所有溝通都做齊了,泛民議員會因此再讓步嗎?到時政府的方案提交立法會,掌握關鍵票數的普選聯立法會議員,投票的取態會如何?幾百萬對眼睛密切注視着。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