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新地王 摑不醒政府摑痛市民 - 李平

盡論中國:新地王 摑不醒政府摑痛市民 - 李平

在剛結束的全國政協、人大「兩會」上,樓價飆升無疑是焦點所在。據內地傳媒統計,政協委員的提案有一半是針對高樓價,有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評論樓價問題的報道多達6,650萬條,是去年「兩會」同類報道250萬條的26.6倍。但無論會議期間,還是會議之後,接連誕生的新地王,依然摑不醒政府,反而深深摑痛了消費者。
在「兩會」對高樓價的一片討伐聲中,廣西南寧於3月10日拍賣土地時誕生了當地的「地王」──總價15.92億元、每平方米樓面地價1.1萬元。「兩會」剛於前日閉幕,北京昨日又誕生了新地王──近郊一塊住宅用地經過84輪競價,以50.5億元成交,創下北京賣地最高價,每平方米樓面地價2.75萬元。

高官為高樓價造勢

南寧在「兩會」期間拍出地王,被視為「地方政府絲毫不給中央調控面子」,而北京新地王則是再摑政府一巴掌。只是,高談闊論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的總理溫家寶,似乎已經麻木了,一眾政府高官更早已為新地王的誕生鋪定後路:國家統計局聲稱,樓價不會完全納入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這顯然有助中央政府達成將今年CPI控制在3%以內的目標;住房建設部聲稱,中國未來20年房價上漲的壓力仍然是很大的──言下之意,樓價會再漲20年,住建部沒有責任。
令人感慨的是,美國總統甘迺迪1962年3月15日在國會發表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咨文,引導了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風氣,但中國民眾面對在消費者權益日誕生的新地王,面對當局公然在樓價數據上造假、公然為高樓價造勢,徒喚奈何?與住宅問題相比,其他商品的價錢、質量問題,都是小巫見大巫,因此,網絡上對今年的消費者權益日反應冷淡,人氣較旺的凱迪社區、強國論壇,也幾乎看不到相關話題,哀大莫過於心死啊。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