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學習班不公平規條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學習班不公平規條 - 李兆波

很多家長從小安排子女學習琴棋書畫,每月要支付數以千計的學習費,但有些學校卻訂下很多不公平規條,令家長及子女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有位家長把4歲的兒子,送往新界某琴行學鋼琴已近一年,每期學費包括4堂,學費收據上清楚列明上課日期等資料。不過,琴行在農曆年前卻告訴家長,單據上的第四堂即年初四,是老師的有薪假期,所以不會上課,亦不會補課,此形同單方面改變合約。
家長於是有疑問,老師的有薪假期應由琴行支付,為何要以取消課堂的形式轉嫁給消費者,而又不事先說明。了解之下,原來不少琴行,不論大小,也有此古怪「學院規條」,家長為了不想年幼兒子轉換學習環境,只有無奈接受。
此琴行看準家長的心理,再變本加厲,欠了的課不安排順延。老師經常請假,當學生想補堂時,老師又以忙碌為由未能補課,於是欠堂越來越多,即是將欠了家長的越滾越大。

細閱課程條款免損失

現在學校,甚至學店林立,在報讀課程前,須細心閱讀有關規則,若課程是預繳形式,後來才發覺條款,與當初了解有很大出入時便吃虧。家長宜只光顧口碑好的學校,或考慮聘請私人老師,雖然學費高一點,但遇上水準不佳的老師時,可靈活地轉換。我不是說琴行不好,但琴行請的老師,一般收取較私人上門較低的工資,老師不高興,於是有可能撇下學生請假不理,家長不得不留意當中的利益分配。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

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