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明天就降低舊樓強制拍賣門檻條例草案表決前夕,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發動輿論攻勢,在報章與電台硬銷強制拍賣是「為民請命」,有助舊樓大多數業主盡快改善生活,並企硬「三不政策」:不撤回;不修訂條例;一旦被立法會否決,任內不再推條例。地產業界爭相表態力挺,但人權組織質疑,強拍只方便發展商收樓,犧牲小業主權益。
地產界力挺條例
林鄭月娥昨日接受電台訪問,強調同意強拍的業權門檻由九成降至八成,是經年累月討論的成果,已沒有撤回條例的餘地,除非行政會議抵不住政治壓力。她又重申不會修訂條例,理由是部份議員提出的修訂,遠離主體法例框架。她表示,若明天立法會否決強拍條例,其餘下兩年半任期內將不再提,相信會令不少業主失望。
對於過往門檻定在九成的強拍個案中,大部份只以拍賣底價成交,林太認為是反映市價,重申降低門檻可增加炒家「落釘」成本,而每宗強拍申請都會有土地審裁處把關,確保小業主得到保障。
地產界也力挺強拍條例。RICS特許測量師學會指出,擬降低至八成的門檻,比起內地、台灣,甚至日本及韓國仍然高。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過往處理過全港半數強拍個案,從沒有業主被迫賤賣物業的情況發生,又指大部份在強拍條例下賣樓的業主,單位售價比市價高出最少五成,甚至一倍。
被轟偏向大財團
陳超國又批評,部份立法會議員近日指強拍會令小業主賤賣物業的言論誤導,該公司聽聞有小業主因聽信議員評論匆匆賣樓。他說強拍門檻降得越低,小業主售樓得益越大,因發展商所承受的不明朗風險減少,便會將資金用在收購單位上。
不過,人權監察組織批評,政府硬推強拍,是違反《世界人權宣言》所承認的產權,及《基本法》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住屋權,令政府繼續偏向大財團,方便發展商收樓,令小業主的議價能力大減。
立法會會議明日表決降低強拍門檻的公告,除了一向親建制的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反對外,其餘保皇黨已表態支持政府,預料將順利獲得通過,趕及4月1日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