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樓市泡沫爆破近四年,但斷供問題仍嚴峻。在負資產困擾下,連有供款力業主亦加入斷供行列,令樓市復蘇再添隱憂,專家料今年樓價可能再跌10%。
負資產困擾具供款力亦斷供
以加州一名機場行政人員韋恩與妻子為例,他們於2006年樓市高峯期以58.6萬美元(約457萬港元)購入三藩市一個住宅單位,一直準時供款,但樓價至今跌了約45%,已淪為嚴重負資產物業,因此現年62歲的韋恩寧願壯士斷臂,因他四年後便退休,屆時將無力供樓。
事實上,像韋恩這類斷供個案正逐步增加,此情況不但在加州出現,紐約、佛羅里達及新澤西州等地的大城市亦屢見不鮮。惠譽報告顯示,美國1月份大額按揭(即向信貸紀錄良好人士提供的大額按揭貸款)斷供率已升至9.6%,估計下月更會升至10%。
地產市場分析師直言,上述地區業主普遍是教育程度高、信貸紀錄佳,連他們也不願撐下去,令情況更惹人擔心。惠譽發現,在所有私人住宅按揭當中,負資產業主斷供比例高近40%,比率較沒有負資產高一倍,若按揭欠款較樓價高50%,斷供比例更高逾50%。
專家指出,在過去樓市跌市,大部份業主是逼不得已才斷供,但隨着按揭證券化及衍生工具市場發展,貸款人與債主關係漸趨模糊,斷供後難界定直接受害者,加上負資產問題嚴重,均削弱業主還錢的決心。地產界則估計,上述問題將令樓價今年再跌10%。
美國財政部高級顧問惠勒亦承認,負資產問題令斷供惡化是樓市一大隱憂,華府會繼續研究化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