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閉幕記者會 談滙率及退市問題溫家寶憂雙底衰退

人大閉幕記者會 談滙率及退市問題
溫家寶憂雙底衰退

【兩會聚焦】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昨日落幕,總理溫家寶會後舉行中外記者會。這也是溫自2003年就任總理後第八次在兩會舉行記者會。逾兩個鐘時間內,溫家寶共回答了12個問題,其中五個涉經濟,四個涉外交,台灣、香港和民生問題各一條。
溫家寶所談經濟問題,涉及世界與中國經濟走勢、政府對退市的看法、人民幣滙率、中國外滙儲備保值以及中國的投資環境等。他認同世界經濟的問題並未完全消除,正在復蘇的經濟隨時會反覆,甚至再度跌落谷底。 本報記者

經濟或反覆 警告「二次探底」

經濟問題是溫家寶記者會主要內容,涉及經濟是否會「二次探底」(即雙底衰退)、中美貿易磨擦、人民幣滙率、擔心外滙資產貶值、中國投資環境變化及中央退市等問題。有內地學者指,溫的講話無新意,是老調重彈。
溫家寶認為,世界經濟整體雖呈復蘇,但主要工業國問題仍存,包括失業率高企、主權債務危機和金融風險仍在、貨幣滙率不穩及通脹等,「這些都可能使經濟出現二次探底」,而中國要避免二次探底,就要處理好經濟發展速度、調整結構和管好通脹。

憂美元幣值不穩定

溫家寶不點名批評美國貶低本國幣值、強迫別國貨幣升值,「這是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又對美元幣值不穩定表示「有很大的憂慮」,擔心中國巨額外滙的保值。他說:「美國國債是以美國國家信譽做擔保的,我希望美國以實際行動讓投資者放心。」
談到澳洲力拓公司四職員被中方拘捕問題時,溫反駁「中國投資環境不如以前」之說,稱要創造一個公平的法律環境,讓外商享受同中國企業同樣的公民待遇。對中央政府是否會因經濟好轉退市,他則以「因時而動,時進則進,時退則退,動靜不失其時」作答。

貪污腐敗 「影響政權鞏固」

與歷年兩會記者會相比,溫家寶昨日講話是涉及政治最少的一次,不但無專論政治話題,甚至連社會最關注的民生問題也乏具體陳述,他對時事政治的看法,完全是在回答其他問題時「掹車邊」表達的。
內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喉舌昨日集中問經濟,沒提民生和社會矛盾。溫家寶在回應央視關於「經濟泡沫」提問時主動說:「我曾經講過,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貪污腐敗,足以影響社會的穩定,甚至政權的鞏固。」

「存在許多不公平現象」

直到最後一個問題,新加坡記者問到民生問題,溫家寶才稍為展開話題。他表示,一個國家的發展不僅是經濟,還要推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公平正義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
溫家寶說:「現在社會,還存在許多不公平現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我們要更多關注窮人,關注弱勢群體,因為他們在社會佔大多數。」他表示,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目的就是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願望去台灣 「依舊那麼強烈」

在廣受關注的兩岸問題上,溫家寶秉承過去七年的風格,繼續大搞煽情,表示他想去台灣的願望「依舊是那麼強烈,因為我認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有強大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為50年政治,丟掉五千年的文化。」

以《富春山居圖》作比喻

溫家寶稱,他早前表示兩岸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時,大陸要讓利給台灣,被台灣媒體大幅報道,「可是我還有一句話,『因為我們是兄弟』,這句話鮮有報道。」他說,「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兄弟間雖有一些小矛盾,但還是至親親人),問題總可以解決。」
他還舉元朝畫家黃公望一幅《富春山居圖》為例,指該畫幾百年輾轉流失,現一半在杭州博物館,一半在台灣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甚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他說:「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元朝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其中的一部份。互聯網

世界氣候大會 「中國傲慢」叫寃

去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中方派一名副外長出席一個本應由元首或首腦出席的會議,被西方媒體指為「傲慢」。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記者昨問及此事,溫家寶大叫寃屈,稱當時會議根本沒通知中方,中方間接得悉後,主動派人赴會,「不請而來」。

去年12月世界氣候大會,中國代表團一度被指傲慢無禮。資料圖片

稱會議沒通知中方

溫家寶詳述事件過程後,用中國古語「人或加訕,心無疵兮」(即使有人誹謗,我也問心無愧)來形容對此事的態度,表示至今沒人向中方做任何解釋,「至今還是一個謎」。他又質疑「為甚麼總拿中國做文章?」
溫家寶在會上也重申中國外交立場,包括中國仍屬發展初級階段;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發達時不稱霸,發達了也永不稱霸;涉及主權及領土問題,即使很窮也是「錚錚鐵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對不發達國家援助不附加條件等。

人大會議結束後,胡錦濤簽署文件後將眼鏡除下。法新社

點滴
《京華時報》記者被禁

溫家寶昨日舉行中外記者會,大批海內外媒體都可派員入場採訪,惟獨《人民日報》系的《京華時報》記者被禁。據了解,事緣湖北省長李鴻忠日前一度搶去該報女記者劉杰的錄音筆,引發極大輿論壓力,當局除禁提問涉及事件的問題,亦不讓《京華時報》記者潛入。

女繙譯員有日本血統

昨日在總理記者會擔任繙譯的,是外交部繙譯室英文處副處長張璐(圖)。傳有四分之一日本血統的這位女繙譯,是山東濟南人,出生於1977年10月,外表亮麗,為人能幹。張璐是北京外交學院國際法系96級學生,現在是胡錦濤、溫家寶的首席繙譯。

記者提早3小時霸位

溫家寶的記者會在昨晨10時舉行,近百記者在清晨7時許,提着電腦、相機、錄影設備,在人民大會堂前等候進入。當被稱為「金色大廳」的中央大廳大門打開,這隊記者軍團一擁進入,攝影記者用三腳架、相機等霸佔有利位置,文字記者則以書包、大衣等佔着座位。

北京昨日落起三月雪,在室外做直播的記者穿上禦寒衣物、拿文件夾擋雪。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