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次有菜販因售賣偽冒有機蔬菜而被定罪。海關早前拘捕一名菜檔檔主,涉嫌向顧客訛稱所售的普通蔬菜獲浸會大學有機認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該檔主於前日在粉嶺法院被判罰2,500元。浸會大學表示,現時市面有機菜被魚目混珠的情況相當嚴重,日內會公開全港「搵笨」菜檔。
浸大將公佈全港黑店
浸大香港有機資源中心主任黃煥忠教授稱,去年暑假接獲市民投訴,指元朗大橋街市一菜檔,出售懷疑偽冒獲浸大認證的有機蔬菜,經過連日觀察及蒐證後向海關舉報。海關於去年9月採取行動,在涉案菜檔撿獲125公斤總值2,450元懷疑附有虛假商品說明的20多款有機蔬菜。
檔主當時向海關聲稱,該批有機菜來自其經營的有機農場,並已獲浸大認證,又展示一面寫有「有機菜香港浸會大學認證」字樣的橫額。惟海關調查後發現,該有機農場雖然獲浸大認證,但並非認證其種植的偽冒有機菜品種,涉案的蔬菜是檔主從其他未獲認證的農場收購回來出售。
黃煥忠表示,有機蔬菜一般較普通蔬菜貴一倍至三倍,但現時市場訊息非常混亂,不少菜檔都魚目混珠,將一些普通蔬菜當成是有機菜賣給市民。浸大近日已完成全港調查,掌握全港各區菜檔的「搵笨」情況,預料本月底會公佈結果。
根據《商品說明條例》,出售或供應附虛假商品說明的貨品,最高可罰50萬元及監禁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