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生果店伙記用老式的雞皮紙袋把我買的橙、啤梨、車厘子等裝好實在讓我有點意外,對店子也多了一份好感和親切感。
覺得親切是因為小時候外婆常常用紙袋送生果給我們一眾像「化骨龍」的外孫吃。
那個年頭健康教育課本已在說多吃水果有益,該每天飯後吃吃蘋果、橙,幫助消化。只是生果的價錢一點不便宜,買一個新奇士橙的錢可以買兩、三個雞尾包、菠蘿包,可以吃一碗白粥加油炸鬼的早餐。要餵飽五、六條化骨龍的老爸老媽自然先解決大家的溫飽問題,生果則要再等一會(例如過年過節),而外婆就成了我們兄弟姊妹的「生果救兵」。
每星期總有幾個晚上,推着手推車在深水埗大小街頭賣紙袋(大大小小的雞皮紙袋)的外婆會走到老爸小工場所在的巷口,大喊我們兄弟姊妹的名字,叫我們拿生果。有的時候因為人聲嘈雜,大家不為意有人用東莞話喊我們的名字,讓外婆等了又等。過了一會,中氣十足的外婆便加倍提升音量向巷內大喊,喊聲足以蓋過所有雜聲,驚醒我們急急放下筷子跑到巷口,迎接外婆手上的生果。即使等了好一會,外婆也沒有半句責罵,只是不停叮囑我們這幾個橙記緊把壞了的部份切走再吃,另外幾個只是砸扁了,可以全個吃,還有幾個是好的,可以放一下再吃。然後,她用紙袋把生果放好讓我們拿走,再緩緩的推着手推車回家。
生果檔是外婆的主要顧客,她每天幾乎走遍深水埗的檔口。我們幾兄弟姊妹吃的生果大概是檔主半賣半送給她的。外婆送的橙、蘋果樣子當然比不上今天在超市買到的漂亮,可味道卻更甜、更滋味,大家拿到後都搶着吃呢!
從生果店伙記手中拿過紙袋後,禁不住想起外婆和她在巷口喊我們名字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