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星期前,讀過一篇嘉芙蓮碧格露的訪問稿,這個外貌美艷不可方物的女人,有着男人一樣的高度,甚至比尋常男人更高大一些,身姿挺拔,體格健壯。許多矛盾的特質在她身上匯集,卻又得到美妙的和諧:精緻的五官、高大的身材、性感的金髮、強勁的臂彎、柔美的笑靨、硬朗的個性……外表如此女性化的她,卻一直在幾乎被男性壟斷的電影圈工作,而且鍾情陽剛十足的題材。我猜,她一直是漠視自己性別的。
但別人卻不肯漠視她的性別,我們知道,她工作的地方是男性天下,女性導演、女性編劇在荷里活的比例少得可憐,女導演要得到信任,取得資金比男導演困難得多。對此,嘉芙蓮碧格露淡然道,「既然我不能改變現實,又不能放棄拍電影,就只好不理它,無視這種現狀。」
置身強權世界,同為電影人,不同的人給出不同的答案,有人扭曲電影中主角的性格,借銀幕人物的口說,「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就要改變自己的內心。」曲線諂媚。畢竟,改變自己比改變世界容易,從俗比堅持舒服。嘉芙蓮碧格露的做法是不在改變與否這件事情上糾纏,無視客觀環境的困難,專心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
一個奧斯卡金像獎女導演的誕生,當然不會改變電影界根深柢固的男強女弱現象。但是,當每一個人堅持自我,而不是急於改變自己從俗諂媚的話,世界終將被一點一點改變。受啟發的,應該不止電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