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加劇內需股搶高資金熱捧汽車、百貨板塊

通脹加劇內需股搶高
資金熱捧汽車、百貨板塊

【本報訊】內地上月通脹意外急升至2.7%,消息公佈後中港股市應聲滑落,隨後人行指內地未有通脹壓力,紓緩市場加息憂慮,兩地股市收市近乎原封不動。恒指收報21228點,升19點(0.09%);H指報12170點,跌47點(0.39%)。滬綜指收3051點,升0.08%;深成指則跌0.19%。
記者:黃武榮

港股全日成交增至578億元,內地貨幣政策模糊,不明朗因素困擾大市,更甚者A股及美股近期齊被點穴,指數一周波幅竟不足1%,變相令港股欠缺參考指標,短期難見突破誘因。

恒指僅微升19點

市況沉悶,個別板塊維持輪流炒局面,大行及專家估計未來一個當炒主題聚焦內需股,這亦是負利率時代最受惠股份。
內地以1月及2月計,CPI增長2.1%,接近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的2.25%;換言之,中國即將步入實質負利率年代,隨着通脹預期加劇,銀行存款息率將遠跑輸通脹,市民寧願將資金由銀行搬出消費或轉投股樓市場。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坦言,擴大內需是中國今年經濟發展主要旋律,通過支持內需以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仍將持續。她指未來數月通脹會不斷走高,直至年中見頂,相信新一輪加息周期即將來臨。在負利率環境及加息初期,她最睇好內需股,相信可跑贏大市。

比亞迪華晨漲逾半成

屬內需概念的汽車股成為昨日資金熱捧對象,市傳計劃在洛杉磯設廠及成立北美總部的比亞迪(1211)彈高半成,重上70元,華晨(1114)及長汽(2333)則漲逾6%。部份服裝品牌及百貨股亦見買盤積極買入,在內地產銷時裝品牌的寶姿(589)搶高6%,連鎖百貨店百盛(3368)亦抽升近4%。
華富嘉洛證券營業董事黃偉康稱,內地未必趕在上半年加息,避免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負利率環境間接鼓勵投資者增加消費,尤其食品價格今年仍處上升趨勢,遂睇好食品相關股。基金愛股雨潤(1068)昨再升1.8%,今年累漲近一成。
市況牛皮,散戶炒無可炒轉戰細價股,永興(621)及中國新電信(8167)昨狂飆33%及17%,成交齊超過一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