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完成藥物政策檢討後,藥廠涉嫌違規事件再次發生,更涉及國際大廠。衞生署發現羅氏與麒麟藥廠繞過註冊藥房,向腎衰竭病人直接售賣補血針及吸磷丸,涉嫌違法,而且減價兼送到客戶家中搶客。此情況已維持兩至三年,有藥劑師警告,藥物使用不當可致命,衞生署「亂晒大龍」,監管形同虛設。
記者:白琳
衞生署接報,有兩間藥物分銷商直接向腎病患者售賣四種註冊腎科藥物,即調查及叫停藥廠,現正尋求律政司意見。此舉可能違反《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最高罰款10萬元及監禁兩年。
涉事藥物包括Recormon、Mircera及Aranesp,俗稱補血針,Renagel俗稱吸磷丸。前兩者屬羅氏藥廠,後兩者屬麒麟藥廠。兩藥廠向傳媒回應稱,有藥劑師檢視病人的處方,才會配發藥物。不過,衞生署發言人重申,只有持牌藥房才可按醫生處方配藥。
有知情人士透露,從腎病患者等人口中得知,上述藥廠繞過藥房及藥劑師,提供直接訂購服務。
毋須出示處方
病人致電藥廠落單,經分銷商送到家中,毋須出示處方紙,並享多項優惠,做法維持兩至三年,「有平嘢送埋身,病人唔會講出嚟。用開呢隻藥,使乜再問醫生或者藥劑師?仲可能話畀其他病友聽,集體訂購。」知情人士又指,分銷商IDS及大昌分銷替藥廠送貨或須與藥廠同負刑責,「分銷商都有得分錢,如果唔肯做,藥廠以後唔會搵你做生意。」他擔心藥廠或透過醫療專業人士向病人兜售。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警告,上述藥物使用不當可致命。他批評政府未能從連串藥物事故吸取教訓,若此違法行為維持兩至三年,明顯衞生署失職及「亂晒大龍」,「家唔夠人手巡,一年都未必巡到一次,藥廠鍾意點都得,冇王管,冇人知。」他提倡成立藥物安全中心,而非現時建議的藥物辦事處,期望前者比後者獲更多資源監管藥業。
售價高昂
五千洗腎者使用「救命藥」
涉嫌非法向腎科病人兜售的補血針及吸磷丸,是洗腎病人的「救命藥」,售價高昂,是藥廠激烈競爭的戰場。腎友聯指出,現時全港有8,000名腎衰竭患者,當中5,000人需要洗腎,須定期使用該兩藥。
涉事四種藥均為註冊藥物,用於慢性腎衰竭引起的貧血。補血針的售價視乎劑量,每劑數百元,吸磷丸每粒4元。有傳媒機構以病人身份致電羅氏藥廠洽購,售價可便宜逾一半。
腎友聯發信提醒會員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警告,腎病患者無法自行清掉多餘磷質,須服食吸磷丸,但可導致骨質疏鬆,補血針幫助腎病患者製造紅血球,可導致血塊積聚,觸發心律不正、中風或肺栓塞致命,或令癌症患者病情惡化。擁有5,000名病人會員的腎友聯發言人表示,未曾聽過有病人提及直接向藥廠訂貨,「呢啲好貴,可能病人未必識得正常程序同法律,唔知到咁樣買唔得。」該團體將發信提醒會員。
本報記者